风前历乱千叶,石上参差两竿。
且可锵鸣玉佩,莫教吹折琅玕。
风前历乱千叶,石上参差两竿。
且可锵鸣玉佩,莫教吹折琅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墨竹的画面。"风前历乱千叶",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竹叶在风中摇曳不定,仿佛千片叶子在风中翻飞,动态感十足。"石上参差两竿"则描绘了竹子挺立于石头之上,竹竿高低错落,增添了空间感和层次。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与珍视:"且可锵鸣玉佩",将竹叶比喻为玉佩的清脆声音,赞美其在风中的悦耳响动,犹如佩玉相碰,富有音乐美。"莫教吹折琅玕",琅玕是古代对美玉的称谓,这里借指竹子,诗人提醒要小心呵护,不要让风吹得竹子折断,流露出对竹子坚韧品格的敬仰和保护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墨竹的风姿,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传达出竹子的动态美和诗人的情感寄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高人雨中至,邀我游山作。
自非冥寂徒,孰遣纷华落。
方春乃发轫,残雪犹映薄。
随云度神皋,披烟望灵岳。
晞沐朝阳谷,照影清冰壑。
淹留皆隐沦,往返必恬漠。
惟应樵与牧,逢时得奇药。
归来虽未期,鬓发终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