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雨中至,邀我游山作。
自非冥寂徒,孰遣纷华落。
方春乃发轫,残雪犹映薄。
随云度神皋,披烟望灵岳。
晞沐朝阳谷,照影清冰壑。
淹留皆隐沦,往返必恬漠。
惟应樵与牧,逢时得奇药。
归来虽未期,鬓发终如昨。
高人雨中至,邀我游山作。
自非冥寂徒,孰遣纷华落。
方春乃发轫,残雪犹映薄。
随云度神皋,披烟望灵岳。
晞沐朝阳谷,照影清冰壑。
淹留皆隐沦,往返必恬漠。
惟应樵与牧,逢时得奇药。
归来虽未期,鬓发终如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人邀请诗人一同游山的场景,展现了春日山中美景和隐居之乐。诗中通过“高人雨中至”开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随后“邀我游山作”直接点明了主题。接着,“自非冥寂徒,孰遣纷华落”两句,表达了只有真正的隐士才能摆脱世俗的纷扰,享受内心的宁静。
“方春乃发轫,残雪犹映薄”描绘了春天初至,冰雪未消的景象,预示着生机勃勃的开始。“随云度神皋,披烟望灵岳”则展现了游山过程中的壮丽景色,云雾缭绕,仿佛进入了仙境。“晞沐朝阳谷,照影清冰壑”进一步渲染了自然之美,阳光洒在山谷,倒映在清澈的冰水中,美不胜收。
“淹留皆隐沦,往返必恬漠”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无论是停留还是离开,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泊。“惟应樵与牧,逢时得奇药”暗示了在山林间,隐士们可以找到生活的真谛和自然的馈赠。“归来虽未期,鬓发终如昨”最后两句,表达了即使归隐生活充满未知,但内心依旧年轻,精神永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谯园幽古,烟锁前朝桧。
摇落枣红时,满园空、几株苍翠。
史君才誉,金殿握兰人,将风调,改荒凉,便是嬉游地。
刘郎莫问,去后桃花事。
司马更堪怜,掩金觞、琵琶催泪。
愁来不醉。
不醉奈愁何,汝南周,东阳沈,劝我如何醉。
仲子甘心织屦避万锺,渊明不肯折腰为五斗。
一年鸿雁识来往,终日沐猴何去取。
甥诗意慕两君闲,读书要在存心久。
平生所谈性命奥,长弃不忧金石朽。
我今颇习鹙子定,犹复晨朝怖头走。
刳心先拟谢声名,不作羊邹凄岘首。
云梯雨矢集无方,我已心灰同墨守。
恐甥自是禹门鳞,未可潜逃入吾薮。
琢磨晚觉孟光贤,畏我放言时被肘。
甥能锄我青门瓜,正午时来休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