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部君兼石作公,歌桓护葬习丧容。
紫衣丹首黄金目,甲作传家善食凶。
游部君兼石作公,歌桓护葬习丧容。
紫衣丹首黄金目,甲作传家善食凶。
这首诗《日本杂事诗(其九十七)》由晚清诗人黄遵宪创作,展现了对日本社会风俗的独特观察与思考。诗中以“游部君兼石作公”开篇,描绘了一位在游历中兼具石匠身份的人物形象,暗示了日本社会中不同职业与身份的融合与共存。
“歌桓护葬习丧容”一句,通过“歌桓”这一典故,可能暗指对传统礼仪或某种特定习俗的尊重与遵循,同时“护葬”和“丧容”则直接指向了对死亡的礼遇与哀悼,体现了日本文化中对生死观的独特理解。
“紫衣丹首黄金目,甲作传家善食凶。”这四句诗运用了鲜明的色彩对比与形象比喻,描述了一个身穿紫色衣物、头发染成红色、眼睛如黄金般明亮的人物形象。这里的“甲作传家善食凶”可能寓言化地表达了某种关于传承与破坏、善行与恶行并存的社会现象,反映了作者对于日本社会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手法,不仅展现了日本社会的多元面貌,也蕴含了作者对于人性、社会伦理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入思考。黄遵宪作为一位近代中国文学家,其作品往往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视角,这首诗便是其独特艺术风格的体现。
眷浓恩重,长离永别,凭谁为返香魂。
忆湘裙霞袖,杏脸樱唇。
眉扫春山淡淡,眼裁秋水盈盈。
便如何忘得,温柔情态,恬静天真。
凭栏念及,夕阳西下,暮烟四起江村。
渐入夜、疏星映柳,新月笼云。
酝造一生清瘦,能消几个黄昏。
断肠时候,帘垂深院,人掩重门。
岸压邮亭,路敧华表,堤树旧色依依。
红索新晴,翠阴寒食,天涯倦客重归。
叹废绿平烟带苑,幽渚尘香荡晚,当时燕子,无言对立斜晖。
追念吟风赏月,十载事,梦惹绿杨丝。
画船为市,夭妆艳水,日落云沈,人换春移。
谁更与、苔根洗石,菊井招魂,漫省连车载酒,立马临花,犹认蔫红傍路枝。
歌断宴阑,荣华露草,冷落山丘,到此徘徊,细雨西城,羊昙醉后花飞。
长安门外小林丘。碧壶秋。浴轻鸥。
不放啼红,流水通宫沟。
时有晴空云过影,华镜里,翳鱼游。
绮罗尘满九衢头。晚香楼。夕阳收。
波面琴高,仙子驾黄虬。
清磬数声人定了,池上月,照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