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不尽樽,啜肉不尽汁。
同生天地间,念此相呴湿。
每见肉食人,豆藿亦甘得。
臡牛挂脯林,无乃非其急。
窗前能谈鸡,栏傍自名鸭。
性命嗟有制,俄尔膏鼎幂。
五虫毛领殊,共兹一腔赤。
蜣螂纵高飞,曷思蠕中白。
强力相噬吞,何异虎而帻。
抚己胡功能,忍彼釜底泣。
吾欲食称事,稍补百行缺。
乞汝耕馌余,施我不速客。
愿同雀鹆驯,欣然掌中集。
饮酒不尽樽,啜肉不尽汁。
同生天地间,念此相呴湿。
每见肉食人,豆藿亦甘得。
臡牛挂脯林,无乃非其急。
窗前能谈鸡,栏傍自名鸭。
性命嗟有制,俄尔膏鼎幂。
五虫毛领殊,共兹一腔赤。
蜣螂纵高飞,曷思蠕中白。
强力相噬吞,何异虎而帻。
抚己胡功能,忍彼釜底泣。
吾欲食称事,稍补百行缺。
乞汝耕馌余,施我不速客。
愿同雀鹆驯,欣然掌中集。
这首明代王衡的诗以饮酒吃肉起兴,表达了对生命平等和物命之重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描述人们对待动物的不同态度,批评了那些只顾自己口腹之欲,忽视动物痛苦的行为。他引用“同生天地间,念此相呴湿”来强调众生皆有生存的权利,即使是卑微如蜣螂,也有其存在的价值。
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是最底层的生命,如鸡鸭,也有其尊严,不应被随意宰杀。他反思人类的贪婪和残忍,认为应当根据自己的能力行事,尽量减少对其他生命的伤害,以弥补道德上的缺失。他提出希望邻里之间能够倡导素食,如同雀鹆般和谐相处,不再轻易伤害生命。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道德教化意味,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关怀。
有美诗书裔,由来号德门。
分符闻远祖,冠豸见诸孙。
兰玉春风蔼,松楸雨露繁。
奉先祠夙搆,系族谱犹存。
制度深详究,仪文旧讲论。
堂阶明等级,昭穆序卑尊。
祭器清尤洁,斋居寂不喧。
丽牲碑已老,玉鬯礼弥敦。
承祭推宗子,联行肃弟昆。
蘋蘩供俎豆,醪醴注罍樽。
缩酒茅偏洁,焚香鼎自温。
暖光浮蜡炬,烈焰烛糁盆。
祼奠终三献,歌谣遍一村。
燕毛常序齿,敬祖重分膰。
士论咸归美,乡闾无间言。
观风有使者,我喜为敷宣。
宝邑称多士,吾公迈古人。
行藏安义命,孝友笃彝伦。
家世闻州里,才名动缙绅。
斋居严祀祖,乡饮屡为宾。
金为收书散,家因好客贫。
功名忘外想,山水乐清真。
知己曾推毂,忘机遂隐沦。
养疴需药饵,适兴爱松筠。
傲睨人间世,逍遥物外身。
力衰便鹤氅,发白称乌巾。
一疾成泉客,新阡表逸民。
高风应不泯,宿草几回新。
聚秀名空在,怡堂迹已陈。
赋诗追往事,抆泪独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