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剡溪王秀才画子猷访戴图》
《剡溪王秀才画子猷访戴图》全文
宋 / 王铚   形式: 古风

剡溪万壑千岩景,人境谁能识心境。

君画山阴雪后船,始悟前人发清兴。

眼中百里旧山川,荒林雪月萦寒烟。

应缘兴尽故无尽,宾主不见宁非禅。

当年戏留一转语,不意丹青能再睹。

更画人琴已两忘,妙尽子猷真赏处。

(0)
注释
剡溪:古代地名,位于今浙江嵊州。
心境:内心的情感或意境。
山阴:古县名,今浙江绍兴北部。
清兴:清雅的情趣或兴趣。
荒林:荒芜的树林。
禅:佛教中的觉悟或静思。
丹青:绘画艺术。
妙尽:极尽巧妙之处。
子猷:王徽之,字子猷,东晋书法家、画家。
翻译
剡溪的千山万谷景色优美,人世间谁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心境呢。
你画的山阴雪后的船只,让我开始明白前人是如何激发起清雅的情趣。
我眼前仿佛看到百里山水,荒凉的树林中雪月交相辉映,弥漫着寒冷的雾气。
或许是因为兴致已尽,所以这画面才显得无穷无尽,主人与宾客的相见,难道不是一种禅意吗。
当年随意的一句话,没想到如今再次在画中见到,
你的画中不仅有山水,连人物和琴音都已忘却,但在子猷欣赏的妙处,你把握得恰到好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同时也是一段深情的友谊往事。诗人以“剡溪万壑千岩景”开篇,展现了一个雄浑壮丽的自然风光,接着“人境谁能识心境”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紧接着,“君画山阴雪后船”一句,既是对朋友王秀才绘画技艺的赞赏,也暗示了诗人对于那份宁静与清幽情调的向往。

“始悟前人发清兴”表明诗人在欣赏这幅画时,仿佛领会到了古人那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情趣。下片“眼中百里旧山川”则是诗人对故土的深情眷恋,而“荒林雪月萦寒烟”更增添了一份淡远与孤寂。

“应缘兴尽故无尽”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幅画和友谊的情感回味,虽已过去,但在心中仍旧历历在目,不会消逝。紧接着的“宾主不见宁非禅”则是对那份超越尘世的默契与理解的赞叹。

最后两句“当年戏留一转语,不意丹青能再睹”表达了诗人对于旧日友情的怀念以及对这幅画能够重现的惊喜。结尾处,“更画人琴已两忘,妙尽子猷真赏处”则是对王秀才绘画技艺与子猷琴艺的双重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艺术境界的极致欣赏。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鉴赏能力,更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是一首将山水画、友谊回忆与禅意相结合的杰出之作。

作者介绍

王铚
朝代:宋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猜你喜欢

喻工部追和王詹事游东坡十一绝亦次韵·其二

贤者行藏只委天,山川却自以人传。

几年茨棘东坡地,不祇人贤地亦贤。

(0)

劝农口号十首·其三

三劝农家敬主人,种它田土耐辛勤。

若图借贷相怜恤,礼数须教上下分。

(0)

月娥留照

长圆宜有缺,久晕讶无风。

留此一轮满,须知万古同。

(0)

挽承事黄公词

胶庠衣钵是青毡,付与儿曹自勉旃。

鼎级科名彰父教,著庭勋绩见家传。

千钟合使荣三釜,一品终当贵九泉。

留却无穷风木恨,悲笳呜咽晚春天。

(0)

送钱大受帅广东·其二

淮甸为寮日,私钱奉令时。

同拚愞弱罢,争忍碎烦为。

报国存忠赤,逢人惜鬓丝。

相从又相别,勋业迫男儿。

(0)

丘子服来访道间得古梅折以为赠刘叔通江文卿俱来各有佳句因各次韵为答三首·其三

西湖居士寻诗处,今堕软红车马尘。

半树横枝空好在,祇应无地觅高人。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