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溪万壑千岩景,人境谁能识心境。
君画山阴雪后船,始悟前人发清兴。
眼中百里旧山川,荒林雪月萦寒烟。
应缘兴尽故无尽,宾主不见宁非禅。
当年戏留一转语,不意丹青能再睹。
更画人琴已两忘,妙尽子猷真赏处。
剡溪万壑千岩景,人境谁能识心境。
君画山阴雪后船,始悟前人发清兴。
眼中百里旧山川,荒林雪月萦寒烟。
应缘兴尽故无尽,宾主不见宁非禅。
当年戏留一转语,不意丹青能再睹。
更画人琴已两忘,妙尽子猷真赏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同时也是一段深情的友谊往事。诗人以“剡溪万壑千岩景”开篇,展现了一个雄浑壮丽的自然风光,接着“人境谁能识心境”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紧接着,“君画山阴雪后船”一句,既是对朋友王秀才绘画技艺的赞赏,也暗示了诗人对于那份宁静与清幽情调的向往。
“始悟前人发清兴”表明诗人在欣赏这幅画时,仿佛领会到了古人那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情趣。下片“眼中百里旧山川”则是诗人对故土的深情眷恋,而“荒林雪月萦寒烟”更增添了一份淡远与孤寂。
“应缘兴尽故无尽”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幅画和友谊的情感回味,虽已过去,但在心中仍旧历历在目,不会消逝。紧接着的“宾主不见宁非禅”则是对那份超越尘世的默契与理解的赞叹。
最后两句“当年戏留一转语,不意丹青能再睹”表达了诗人对于旧日友情的怀念以及对这幅画能够重现的惊喜。结尾处,“更画人琴已两忘,妙尽子猷真赏处”则是对王秀才绘画技艺与子猷琴艺的双重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艺术境界的极致欣赏。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鉴赏能力,更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是一首将山水画、友谊回忆与禅意相结合的杰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