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风趋日靡,车笠崇华浮。
君来廛市居,闲性绝外求。
古堂如空山,藓气凄以幽。
早桂含微华,屋角来鸣鸠。
妙理托诗画,穆与元化游。
在涵意无荡,得养神益遒。
庭背弄晨晖,萱树青脩脩。
昕暮影不离,乐大忘其忧。
对君犹晨钟,内警益之羞。
期颐能几何,道路胡未休?
仰视云乱飞,长天浩然秋。
归当力耕作,庶补吾生尤。
吴风趋日靡,车笠崇华浮。
君来廛市居,闲性绝外求。
古堂如空山,藓气凄以幽。
早桂含微华,屋角来鸣鸠。
妙理托诗画,穆与元化游。
在涵意无荡,得养神益遒。
庭背弄晨晖,萱树青脩脩。
昕暮影不离,乐大忘其忧。
对君犹晨钟,内警益之羞。
期颐能几何,道路胡未休?
仰视云乱飞,长天浩然秋。
归当力耕作,庶补吾生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刘山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吴风趋日靡,车笠崇华浮”以吴地的风俗和车马的装饰,暗示了繁华与追求的景象。接着,“君来廛市居,闲性绝外求”则转向描述刘山人选择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宁静。
“古堂如空山,藓气凄以幽”描绘了刘山人住所的环境,古朴而幽静,充满了自然的气息。“早桂含微华,屋角来鸣鸠”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生机与和谐,早桂的微小花朵与屋角的鸣鸠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妙理托诗画,穆与元化游”表达了诗人对刘山人生活态度的赞赏,认为其生活哲学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涵意无荡,得养神益遒”强调了这种生活的内在意义,能够滋养心灵,增强精神的力量。
“庭背弄晨晖,萱树青脩脩”描绘了清晨庭院的景象,阳光洒在萱树上,一片生机勃勃。“昕暮影不离,乐大忘其忧”则表现了刘山人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的快乐与满足,即使面对时间的流逝,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乐观。
最后,“对君犹晨钟,内警益之羞”将刘山人比作晨钟,提醒自己时刻保持警醒,不因生活的舒适而感到羞愧。“期颐能几何,道路胡未休?”表达了对长寿的向往与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仰视云乱飞,长天浩然秋”描绘了天空中云朵自由飘动的景象,象征着自由与广阔的人生境界。“归当力耕作,庶补吾生尤”则是诗人对于回归自然、努力耕耘生活的愿望,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生活方式充实自己的生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山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以及对内心平静与精神成长的追求。
台山如招人,突兀城南隅。
我来有佳兴,不辞石磴纡。
步穷孤绝顶,局局万丈馀。
永怀旧刺史,儒冠此研书。
竟以印绶归,荣光烛乡闾。
世事几反覆,百年等须臾。
地闲芳草积,树暗怪禽呼。
空留好书名,永与此山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