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门佩兰客,淮水誓风流。
名在乡书贡,心期月殿游。
平沙大河急,细雨二陵秋。
感此添离恨,年光不少留。
青门佩兰客,淮水誓风流。
名在乡书贡,心期月殿游。
平沙大河急,细雨二陵秋。
感此添离恨,年光不少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秀才赴考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诗人通过“青门佩兰客”开篇,即点明送别之地,是一处风雅之所,“淮水誓风流”则展现了秀才之士的品格,既有才情又承诺着未来如江水般流动不息。接着“名在乡书贡”表达了对其才能和学问的认可,同时“心期月殿游”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位友人未来能够登上科举之殿,享受月下游宴的美好生活的殷切期待。
然而,随后的“平沙大河急”描绘了一种急迫的情景,可能是送别时刻的仓促或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紧接着,“细雨二陵秋”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氛,似乎预示着离别之痛和秋天的寂寞。
最后“感此添离恨,年光不少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去感到更加难以割舍的情感,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时光,因为时光飞逝,不可追回。这段落强化了诗歌的主题,即对友情的珍贵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情感世界。
小别庐山,惜真面、忘携粉本。
费半日、东涂西抹,徒供一哂。
有客同来吴季子,平生最识周公瑾。
尽从旁、指示颊三毫,心难印。嘶骑发,装池进。
踪迹远,须眉近。怕丹青见惯,因疑成信。
他日重飞天上写,诸君但索图中骏。
却翻猜、扇外放翁谁,惊相问。
素冠衔涕,重相见,伤心尘面憔悴。
去年轻趁片帆风,送箭波长逝。甚浃月、珠江戾止。
无端啼湿春鹃泪。
但爱日庭前,且幸得、孤雏侍侧,馨膳聊慰。
追念妙墨渊云,香名早饮,共说平步千里。
盛筵烧尾只须臾,奈镜蓉空萎。
叹寂寂乡园梦里,郊祁忍更论前事。
听雁声、哀弦外,只影天涯,断魂谁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