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树影扶苏,斜阳半亭挂。
似延李营丘,写得寒林画。
秋树影扶苏,斜阳半亭挂。
似延李营丘,写得寒林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交融。
“秋树影扶苏”,开篇以“秋”字点明季节,以“树影”描绘出树木在秋风中摇曳生姿的景象,“扶苏”二字则赋予了树影以动态感,仿佛它们在轻轻摇摆,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斜阳半亭挂”,接着描绘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亭子上的情景,一个“挂”字形象地表现了夕阳与亭子之间和谐共存的关系,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
“似延李营丘,写得寒林画。”最后两句则是对前文景象的总结与升华。诗人将眼前的景色与古代画家李营丘的作品相联系,暗示了这种自然美景的高雅与艺术价值。同时,“寒林画”一词不仅描绘了秋天树林的萧瑟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沉思考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成功捕捉并呈现了秋日黄昏的独特韵味,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又蕴含了诗人对艺术与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