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官况巳经秋,反为狂夫动别愁。
变徵未须歌易水,要离此去葬吴钩。
连床五夜同归梦,分手双鱼寄远邮。
不见津亭飞叶满,明朝那识是孤舟。
萧条官况巳经秋,反为狂夫动别愁。
变徵未须歌易水,要离此去葬吴钩。
连床五夜同归梦,分手双鱼寄远邮。
不见津亭飞叶满,明朝那识是孤舟。
这首诗《东归蒲亭留别》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与内心的复杂情绪。
首联“萧条官况巳经秋,反为狂夫动别愁。”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官场的冷清与秋天的肃杀相互映衬,而“狂夫”一词则暗示了即将分别的朋友性格豪放不羁,这样的背景之下,别离的愁绪更加浓重。
颔联“变徵未须歌易水,要离此去葬吴钩。”运用典故,以荆轲刺秦王时的易水送别和伍子胥的故事,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与担忧。这里“变徵”指音乐中的悲调,“易水”象征着壮士的决绝,“要离”和“吴钩”则是对朋友勇猛性格的赞颂,同时也暗含了对朋友未来旅途可能遭遇的艰难险阻的关切。
颈联“连床五夜同归梦,分手双鱼寄远邮。”转而描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分别在即,他们仍共享着五夜的梦境,彼此的心灵依旧相连。通过“双鱼寄远邮”的细节,展现了友情跨越时空的力量,即使身处异地,也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尾联“不见津亭飞叶满,明朝那识是孤舟。”以景结情,通过想象中津亭满地落叶的景象,预示着明天友人将乘孤舟远行,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落叶满地不仅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也寓意着离别的伤感与对未来的未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与忧虑,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旅程的期待。
千崖削苍壁,万仞临深渊。
老翁立其傍,习惯若自然。
笑歌惊波澜,步武生云烟。
我欲从之游,结茅山之巅。
举瓢酌天浆,醉拍洪崖肩。
明月夜横玉,共看凌波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