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马当而上至壶口三钟石苍崖壁立下瞰层渊湍流急甚钓叟穴其傍往来自若吾恐其为蜚仙也故作是诗》
《自马当而上至壶口三钟石苍崖壁立下瞰层渊湍流急甚钓叟穴其傍往来自若吾恐其为蜚仙也故作是诗》全文
宋 / 杨冠卿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千崖削苍壁,万仞临深渊。

老翁立其傍,习惯若自然。

笑歌惊波澜,步武生云烟。

我欲从之游,结茅山之巅。

举瓢酌天浆,醉拍洪崖肩。

明月夜横玉,共看凌波仙。

(0)
翻译
千座峭壁削成青色墙壁,万丈悬崖俯瞰深邃渊谷。
老翁站立在崖边,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他的笑声歌声惊动了水面波澜,每一步都踏出云雾缭绕。
我渴望跟随他游历,要在山顶搭建茅屋。
举起葫芦舀取天赐的甘露,醉意中拍打洪崖的肩膀。
明亮的月光照亮如玉的夜晚,共同欣赏凌波仙子的风采。
注释
削:形容峭壁陡峭。
万仞:极言悬崖之高。
习惯:像平常一样,自然地。
步武:行走的步伐。
结茅:搭建简陋的茅草屋。
洪崖:神话中的仙人名。
凌波仙:泛指仙女或水中仙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想要融入自然的愿望。诗中“千崖削苍壁,万仞临深渊”两句,以宏伟的笔触勾勒出山崖的雄伟与深邃的谷底,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神秘感。“老翁立其傍,习惚若自然”写出了诗人对一位站在峭壁边上的老者心态的描绘,这位老者已经习惯了这种险峻的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接下来的“笑歌惊波澜,步武生云烟”则展现了诗人自身的情感和行动,他想要像那老者一样,对大自然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敬畏之心。

"我欲从之游,结茅山之巅"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这位老者的脚步,到高山之巅去体验那种与自然合一的感觉。“举瓢酌天浆,醉拍洪崖肩”则是诗人在山巅用酒杯盛着天上的甘露(比喻山泉),并且醉酒后拍打着高大的岩石,这种行为既表现了对自然的喜悦,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豪放情怀。

最后两句“明月夜横玉,共看凌波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诗人在清澈的月光下与那位老者一同仰望着天上的星辰,似乎在寻找或期待着某种超自然的存在。这也许是对“蜚仙”的一种向往,即通过这次旅行体验到的那种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与一位老者的互动,展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超越尘世的一种追求。

作者介绍

杨冠卿
朝代:宋   字:梦锡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生辰:1138-?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读史述·其十朱晖

我乃踽凉人,好谭快心事。

文季年十三,倜傥露奇气。

睨璧绐少府,片言重把臂。

公叔济长河,望风走污吏。

读此浮大白,五斗不成醉。

(0)

大人奉使代藩期逝未返以诗纪怀·其十

匪我关心极,其如期逝何。

日偏归路短,愁与客程多。

稚弟几回望,亲朋数遍过。

度来应咫尺,尊酒共婆娑。

(0)

殿卿示乐府序小诗报

知音千载事,君适赏心同。

从此三都赋,人传左太冲。

(0)

题南海柏台甘露赠潘侍御·其二

兰台使者忆长安,万里云霄揽辔看。

忽报三危开玉树,谁分双掌注铜盘。

霜凝合浦明珠出,风动增城瀑布寒。

清节满朝君不信,流光偏缀惠文冠。

(0)

送历城李明府入计

春生仙令鹔鹴袍,风雪褰帷拥佩刀。

忽忆鸣珂双阙迥,翻然飞舄五云高。

朝堂不改燕山色,计吏宁分汉主劳。

为政只今多异迹,须知帝力到秋毫。

(0)

寄汝思

高秋诸将欲横行,蓟北先开细柳营。

万里旌旗连杀气,千山鼓角动边声。

指挥士马中原合,谈笑风尘瀚海清。

此日汉军俱望幸,满朝应重亚夫名。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