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一双,乘云上翔。俯视八极,中路徬徨。
下尘小臣,心思太古。言叩天门,手击天鼓。
雷雨昼迷,噤不得语。天阊高高,高不可即。
但见群仙,玉女侍侧,货财千亿。
小臣昧死顿首言:天阙清虚,安用货财千万亿,愿丐下土小民作衣食。
仙人持节,问汝何所求?
小臣不愿富贵,愿假赤螭,游戏十洲。
山无崩徙,河海安流,天子万年兵革罢,小臣鲁钝,但当贫贱长优游。
丹凤一双,乘云上翔。俯视八极,中路徬徨。
下尘小臣,心思太古。言叩天门,手击天鼓。
雷雨昼迷,噤不得语。天阊高高,高不可即。
但见群仙,玉女侍侧,货财千亿。
小臣昧死顿首言:天阙清虚,安用货财千万亿,愿丐下土小民作衣食。
仙人持节,问汝何所求?
小臣不愿富贵,愿假赤螭,游戏十洲。
山无崩徙,河海安流,天子万年兵革罢,小臣鲁钝,但当贫贱长优游。
这首《升天行》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施闰章所作。诗中以丹凤为引子,象征着诗人对超凡脱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中的“丹凤一双,乘云上翔”,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飞翔之境,表达了对超越世俗束缚的渴望。
接下来,“俯视八极,中路徬徨”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又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诗作更加贴近人性的真实面貌。
“下尘小臣,心思太古。言叩天门,手击天鼓。”这一段通过小臣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智慧的仰慕,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渴望通过叩开天门,击响天鼓,达到与神灵沟通的目的,实现心灵的升华。
然而,“雷雨昼迷,噤不得语”,暗示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即使有满腔热情和渴望,却无法直接传达给上天,表达自己的心声。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隐喻。
“天阊高高,高不可即”,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理想之间的距离感,表达了对无法触及理想状态的遗憾与无奈。而“但见群仙,玉女侍侧,货财千亿”则描绘了一幅神仙世界的景象,与诗人所在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最后,“小臣昧死顿首言:天阙清虚,安用货财千万亿,愿丐下土小民作衣食。”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天庭中奢华无度的不满,希望天庭能够关注人间疾苦,给予普通百姓足够的生活保障。这不仅是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也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仙人持节,问汝何所求?”这一问,既是对诗人内心诉求的回应,也是对读者的启发,鼓励人们思考自身的需求与价值。
“小臣不愿富贵,愿假赤螭,游戏十洲。”诗人表达了自己并不追求物质上的富贵,而是希望能够借助神力,自由自在地游历于不同的世界,享受精神上的自由与快乐。
“山无崩徙,河海安流,天子万年兵革罢,小臣鲁钝,但当贫贱长优游。”诗人希望世间能够太平安宁,人民生活无忧,自己虽愚笨,但愿能在贫贱中悠然自得,享受平凡生活的乐趣。
整体而言,《升天行》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也反映了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批判,以及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诗作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