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烟残烧越王台,忆昔雄图今倍哀。
丹叶三秋何事老,翠华六诏几时回?
才从鹭岛怀人远,忽得鱼书对客开。
诗律迩来知渐细,高吟低唱且徘徊。
荒烟残烧越王台,忆昔雄图今倍哀。
丹叶三秋何事老,翠华六诏几时回?
才从鹭岛怀人远,忽得鱼书对客开。
诗律迩来知渐细,高吟低唱且徘徊。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英雄张煌言的作品,以步韵的方式回应曹云霖的《浯岛秋怀》。诗人站在荒废的越王台上,眼前景象凄凉,不禁回忆起往昔的豪情壮志,如今却倍感悲哀。他感叹秋天的红叶过早凋零,皇帝的车驾何时才能重返故土?诗人身处鹭岛,思念远方的人,突然收到书信,打开后满心期待。他感慨诗律的严谨,但此刻更愿意放声高吟低唱,沉浸在深深的怀念与徘徊之中。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发,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局的无奈哀叹。张煌言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末遗民的悲凉心境。
谷口清风吹,林间路微白。
纡回度石梁,山腰划开辟。
悬崖险欲坠,中广上下迫。
波流绿差差,照见天容窄。
危途螺旋文,斜上百千折。
洗心有孤亭,憩足意良适。
泉声咽近涧,更爱涧边石。
削若刀剑攒,奔若虎豹逸。
累累瓜垂蔓,呀呀蟾舑舌。
珍珠与珊瑚,肖形者非一。
目谋穷幽异,神静涤烦渴。
微闻仙梵音,花宫隐深碧。
束发识君名,少长识君书。
识君官给谏,得罪江干居。
江干日无事,愈复究虫鱼。
人閒得片纸,珍似《兰亭》初。
健笔既凌云,清肠甘野蔬。
寂寞谢冠盖,潇洒理耕锄。
我生实已晚,天涯窃绪余。
忽得营营路,告我以君庐。
扣门欣题鸟,转盼失庭除。
邻鸡催月上,惆怅趣巾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