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汾沁欲分疆,渐喜人声挟两乡。
野谷青山空自绕,金城白塔已相望。
汤翻豆饼银丝滑,油点茶心雪蕊香。
说向阿师应被笑,人生生处果难忘。
行行汾沁欲分疆,渐喜人声挟两乡。
野谷青山空自绕,金城白塔已相望。
汤翻豆饼银丝滑,油点茶心雪蕊香。
说向阿师应被笑,人生生处果难忘。
这首诗《野谷道中怀昭禅师》是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联“行行汾沁欲分疆,渐喜人声挟两乡。”诗人行走在汾沁之间,仿佛要划分两地的界限,渐渐地,他感到听到的人声中夹杂着来自两个不同地方的声音,这种感觉既新奇又亲切。
颔联“野谷青山空自绕,金城白塔已相望。”描述了诗人眼中所见的自然景观:野谷与青山环绕,似乎在独自旋转,而远处的金城白塔已经成为了视线中的焦点,象征着一种静谧而庄严的存在。
颈联“汤翻豆饼银丝滑,油点茶心雪蕊香。”转而描写了一幅生动的饮食场景。汤水沸腾,豆饼在其中翻滚,呈现出银丝般的滑润;而泡好的茶水中,油点点缀,散发出如同雪蕊般清新的香气,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暗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说向阿师应被笑,人生生处果难忘。”诗人以禅师为对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他意识到,即使向禅师述说自己的感慨,也可能被误解或嘲笑,但这些经历和感悟,却是生命中难以忘怀的部分。这句话既是对禅师的尊敬,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看愁云、半天飞起,吹来离绪萦绕。
楼头消瘦垂杨影,拖入夕阳低照。残叶少。
还怨煞、飘零都被西风扫。无端别了。
把蕉叶裁笺,芦枝作管,且写饯秋稿。
江皋外,新雁曾经带到。而今归也偏早。
长亭一路追寻去,剩有冷风衰草。秋易老。
最怕是、霜砧偏近寒闺捣。清樽已杳。
只败箨催行,哀笳促别,料理放归棹。
山远浮烟,湖圆抱玉,丝丝杨柳轻柔。
未老游情,累人催上兰舟。
香尘漠漠西泠路,占红阑、笑语临流。一蓬幽。
摇碧谁来,第二桥头。
自从不作伤心句,负夕阳芳草,满地閒愁。
寂寂寥寥,襟期淡过眠鸥。
东风几阵回桡急,峭寒生、欲裹重裘。懒句留。
花似浓香,雨似凉秋。
惜年华、匆匆过了,那堪短日如许。
冷清清地长愁病,禁得几宵疏雨。当年事。
空忆著、雕栏玉砌春风里。斜阳归去。
算只有多情,伴人瘦影,相对各无语。思伴侣。
斗草西邻儿女。别来也应憔悴。
青衫翠袖知何处,脉脉尽随流水。君听取。
君不见、纷纷今古皆如此。谁非谁是。
何必问青天,本来造化,万物总难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