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琴人似膝上琴,听琴人似匣中弦。
二物各一处,音韵何由传。
无风质气两相感,万般悲意方缠绵。
初时天山之外飞白雪,渐渐万丈涧地生流泉。
风梅花落轻扬扬,十指乾净声涓涓。
昭君可惜嫁单于,沙场不远只眼前。
蔡琰薄命没胡虏,乌枭啾唧啼胡天。
关山险隔一万里,颜色错漠生风烟。
形魄散逐五音尽,双蛾结草空婵娟。
中腹苦恨杳不极,新心愁绝难复传。
金尊湛湛夜沈沈,馀音叠发清联绵。
主人醉盈有得色,座客向隅增内然。
孔子怪责颜回瑟,野夫何事萧君筵。
拂衣屡命请中废,月照书窗归独眠。
弹琴人似膝上琴,听琴人似匣中弦。
二物各一处,音韵何由传。
无风质气两相感,万般悲意方缠绵。
初时天山之外飞白雪,渐渐万丈涧地生流泉。
风梅花落轻扬扬,十指乾净声涓涓。
昭君可惜嫁单于,沙场不远只眼前。
蔡琰薄命没胡虏,乌枭啾唧啼胡天。
关山险隔一万里,颜色错漠生风烟。
形魄散逐五音尽,双蛾结草空婵娟。
中腹苦恨杳不极,新心愁绝难复传。
金尊湛湛夜沈沈,馀音叠发清联绵。
主人醉盈有得色,座客向隅增内然。
孔子怪责颜回瑟,野夫何事萧君筵。
拂衣屡命请中废,月照书窗归独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安静夜晚的琴瑟和鸣,通过琴声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开头两句“弹琴人似膝上琴,听琴人似匣中弦”生动地刻画出弹奏者与听众之间的艺术共鸣,仿佛琴音能够穿透空间,直接触及心灵。
接下来的“二物各一处,音韵何由传。无风质气两相感,万般悲意方缠绵”则表达了即便是弹奏者与听众分处不同的空间,他们之间也能通过琴声产生共鸣,传递出深沉的悲凉情绪。
诗人随后描写自然景象“初时天山之外飞白雪,渐渐万丈涧地生流泉”和“风梅花落轻扬扬,十指乾净声涓涓”,通过对比琴声与大自然的声音,突显出琴音的清脆与纯净,以及它所带来的宁静与安详。
接着,“昭君可惜嫁单于,沙场不远只眼前。蔡琰薄命没胡虏,乌枭啾唧啼胡天”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女子命运的同情与哀婉。
“关山险隔一万里,颜色错漠生风烟。形魄散逐五音尽,双蛾结草空婵娟”则描绘出一幅边塞苍茫、人事更迭的画面,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思念之情。
“中腹苦恨杳不极,新心愁绝难复传。金尊湛湛夜沈沈,馀音叠发清联绵”表达了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悲哀,以及琴声带来的忧郁和连绵。
最后,“主人醉盈有得色,座客向隅增内然。孔子怪责颜回瑟,野夫何事萧君筵。拂衣屡命请中废,月照书窗归独眠”则通过主人与座客的对比,以及对古人颜回、孔子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慨和内心的自省。
整首诗通过琴声作为媒介,展现了自然景象与人事更迭之间的情感交织,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沧海有船不可渡,痴人求仙死不悟。
儿郎断乳能几时,忍令万里投蛟螭。
儿牵母衣抱父泣,文书催行星火急。
楼船一去更不归,至今思家朝夜啼。
人生不禁别离苦,但得生存犹一处。
君不见咸阳百万家,长城白骨埋泥沙。
太岁治水十二龙,春夏用事秋罔功。
半年不雨人作恶,禾苗枯槁井泉涸。
使君勤政首劝农,忧国如家愿年丰。
斋居意祷天已通,四山升云野返风。
雨脚如麻未断绝,檐溜连宵声不歇。
竞报兼并发仓廪,千里欢呼舞童耋。
上帝犹怒敕雨师,群龙鞭后不敢迟。
帝力于民民岂知,始我公田毕及私。
槁苗复起井泉涌,更闻击鼓歌鱼梦。
庙堂行拜富民侯,归作商家霖雨用。
烟霞万壑,记曲径幽寻,霁痕初晓。绿窗窈窕。
看随花甃石,就泉通沼。几日不来,一片苍云未扫。
自长啸。怅乔木荒凉,都是残照。碧天秋浩渺。
听虚籁泠泠,飞下孤峭。山空翠老。
步仙风,怕有采芝人到。野色闲门,芳草不除更好。
境深悄。比斜川、又清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