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隐寺暮归》
《灵隐寺暮归》全文
宋 / 白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山色晚苍苍,山门下夕阳。

栴林飘槲叶,新月到禅床。

径出千峰秀,亭回一涧长。

淹留不可及,露湿薜衣裳。

(0)
翻译
傍晚时分山色深沉,山门外夕阳正斜照。
栴木林中槲叶随风飘,新月已挂上禅僧的床榻。
小路穿过众多峻岭显秀丽,亭子环绕着一条长长的溪涧。
流连忘返无法追及,露水打湿了薜荔的衣裳。
注释
山色:傍晚时分的山景。
苍苍:深沉、暗淡。
山门:寺庙的正门。
夕阳:落日。
栴林:栴木林,古时指檀香树丛。
槲叶:一种落叶乔木的叶子。
新月:刚升起的月亮。
禅床:僧人打坐或休息的床铺。
径出:小路穿过。
千峰秀:众多山峰秀丽。
亭回:亭子环绕。
一涧长:一条长涧。
淹留:长时间停留。
不可及:无法离开。
露湿:被露水打湿。
薜衣裳:薜荔制成的衣服,古代僧人常穿。
鉴赏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野夕色的图景。"山色晚苍苍,山门下夕阳"中的“苍苍”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暮色中山峦的深邃与静谧,而“山门下夕阳”则描写了夕阳余晖洒落在山脚下的温馨景象。

接下来,“栴林飘槲叶,新月到禅床”一句中,“栴林飘槲叶”不仅传递出树叶随风摇曳的意境,更暗示了秋季的来临。"新月到禅床"则透露出诗人对宁静夜晚的一种向往,新月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心灵的清净。

“径出千峰秀,亭回一涧长”两句展现了诗人行走于山中所见到的景色。"径出千峰秀"表达了一路上山的壮丽景观,而"亭回一涧长"则描绘了一处幽静的水源,水流绕过亭台,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最后,“淹留不可及,露湿薜衣裳”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流连忘返的心情。"淹留不可及"强调了时间的难以挽回,而"露湿薜衣裳"则是对细雨中湿透衣衫的真切感受,反映出诗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情形。

整首诗通过对山色、夕阳、树叶、新月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

作者介绍

白珽
朝代:宋   字:廷玉   籍贯:元钱塘(今杭州)   生辰:1248—1328

白珽(1248—1328),字廷玉,元钱塘(今杭州)人。原是四明名儒舒少度的遗腹子,后为钱塘人白某收作嗣子。白珽工诗赋,曾与当时名士结社,称“月泉吟社”。他的诗,题材多为描绘自然秀丽风光、农村田园生活,也有反映民生疾苦及时政的。 
猜你喜欢

和子瞻濠州七绝.浮山洞

洞府元依水面开,秋潮每到洞门回。

幽人燕坐门前石,长看长淮船去来。

(0)

赠吏部尚书建安郡正肃吴公挽辞三首·其三

他日容台议,功书预讨论。

襚章三品贵,诔策二名尊。

遗直将谁继,清风想尚存。

戢棺何所恨,牖下史鱼言。

(0)

迨作《淮口遇风诗》,戏用其韵

我诗如病骥,悲鸣向衰草。

有儿真骥子,一喷群马倒。

养气勿吟哦,声名忌太早。

风涛借笔力,势逐孤云扫。

何如陶家儿,绕舍觅梨枣。

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

(0)

和参寥

芥舟只合在坳堂,纸帐心期老孟光。

不道山人今忽去,晓?啼处月茫茫。

(0)

和子由苦寒见寄

人生不满百,一别费三年。

三年吾有几,弃掷理无还。

长恐别离中,摧我鬓与颜。

念昔喜著书,别来不成篇。

细思平时乐,乃谓忧所缘。

吾従天下士,莫如与子欢。

羡子久不出,读书虱生毡。

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

西羌解仇隙,猛士忧塞壖。

庙谋虽不战,虏意久欺天。

山西良家子,锦缘貂裘鲜。

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环。

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

(0)

幽州城南江乡园

幽州城南花满溪,秋千摇飏高复低。

吹笙击鼓园之西,金鞍马踏芳草堤。

花娘满眼歌声齐,今日烂醉归去兮。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