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诗如病骥,悲鸣向衰草。
有儿真骥子,一喷群马倒。
养气勿吟哦,声名忌太早。
风涛借笔力,势逐孤云扫。
何如陶家儿,绕舍觅梨枣。
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
我诗如病骥,悲鸣向衰草。
有儿真骥子,一喷群马倒。
养气勿吟哦,声名忌太早。
风涛借笔力,势逐孤云扫。
何如陶家儿,绕舍觅梨枣。
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时所作,名为《迨作〈淮口遇风〉诗》,戏用其韵。诗中充满了对才华与声名的深刻思考和自我期许。
“病骥”比喻诗人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如同疾病中的好马一般,悲鸣而不为世人所知。这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无奈。接下来的“有儿真骥子,一喷群马倒”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才华和力量,即便是尚未成熟的才能,也足以使其他平庸之辈相形见绌。
“养气勿吟哦,声名忌太早”警示自己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力量,不应急于求成,过早地宣扬自己的才华。诗人深知名声来得容易,但若不加以谨慎对待,终将导致毁誉参半。
“风涛借笔力,势逐孤云扫”则展示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和超凡脱俗的艺术追求。他的文辞如同狂风巨浪,带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将一切庸俗的束缚一扫而空。
最后,“何如陶家儿,绕舍觅梨枣”中的“陶家儿”指的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隐逸陶渊明。诗人通过这种比较,表达了自己对高洁生活和艺术境界的向往。而“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则是自信地展示了自己的诗艺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地方之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才华,更透露出他对个人成就、名声和艺术追求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理解。
梨山之阳兮有庙煌煌,州人祭享兮酾酒椎羊。
王之未死兮守土此方,王之既死兮州人不忘。
建山之峭兮建水之长,建粳之粲兮建茗之香。
州人祷福兮王锡吉祥,魂之来歆兮灵旗央央。
蛇虎遁伏兮松桂芬芳,梨花烨烨兮王之甘棠。
自古诗人兮憔悴异常,王之爵位兮何啬于唐。
昔驾五马兮今衣衮裳,诗人之穷兮诗人之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