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赵孟庄》
《题赵孟庄》全文
唐 / 杨巨源   形式: 古风

管鲍化为尘,交友存如线。

升堂俱自媚,得路难相见。

懿君敦三益,颓俗期一变。

心同袭芝兰,气合回霜霰。

石门云卧久,玉洞花寻遍。

王浚爱旌旗,梁竦劳州县。

烟鸿秋更远,天马寒愈健。

愿事郭先生,青囊书几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àomèngzhuāng
táng / yángyuán

guǎnbàohuàwèichénjiāoyǒucún线xiàn
shēngtángmèinánxiāngjiàn

jūndūnsāntuíbiàn
xīntóngzhīlánhuíshuāngxiàn

shíményúnjiǔdònghuāxúnbiàn
wángjùnàijīngliángsǒngláozhōuxiàn

yān鸿hóngqiūgèngyuǎntiānhánjiàn
yuànshìguōxiānshēngqīngnángshūjuàn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作品,题目为《题赵孟庄》。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情深厚、赞美隐逸高士,以及个人对知识和学问的渴望与追求的诗句。

首先,“管鲍化为尘,交友存如线”表明了古人之间的友谊虽然微薄,却能经久不衰。接着,“升堂俱自媚,得路难相见”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情景,人们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真正能够达到的却很少。

“懿君敦三益,颓俗期一变”中,“三益”可能指的是修身、齐家、治国的理念,而“颓俗”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有所改变。

“心同袭芝兰,气合回霜霰”则是借自然景象来比喻心灵的交流和精神上的契合,其中“芝兰”代表高洁之物,“霜霰”则是清冷之气,这两者能够相得益彰,展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操。

“石门云卧久,玉洞花寻遍”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悠然,其中“石门”、“玉洞”都是形容深山幽谷之处,“云卧”和“花寻”则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接下来的“王浚爱旌旗,梁竦劳州县”可能是借古人王浚、梁竦的事迹来表达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或不屑一顾。其中,“旌旗”指的是战旗,是功绩的象征;“劳州县”则是官职的代称。

“烟鸿秋更远,天马寒愈健”中,“烟鸿”形容距离之遥远,可能暗喻世事的渺茫无际;“天马”则是神话中的神兽,代表着高洁和自由,这里用以比喻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最后,“愿事郭先生,青囊书几卷”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追求和渴望。其中“郭先生”可能是指某位知识分子或学者,而“青囊书”则象征着对知识的珍视与积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对友情的赞美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高洁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杨巨源

杨巨源
朝代:唐   字:景山   籍贯: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   生辰:789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猜你喜欢

偈颂并序·其八

一得无心便豁空,祇因先圣祖门通。

个中若向三乘学,万劫无因得遇逢。

(0)

在灵峰时为后生造偈

素面相呈犹不识,更添暗彩竞阚看。

这里若论玄与实,与吾如隔万重山。

(0)

偈·其一

三棒愚痴不思议,浩浩溶溶自打之。

行来目前明明道,七颠八倒是汝机。

(0)

萍乡春晚寓居·其三

黄鸟垂杨一两声,流年流去不胜情。

已伤野径锁春色,空睡山窗愁月明。

金山真堪沽酒散,山河到了为谁争。

古人尽入平芜去,虚对冯唐誇后生。

(0)

瀑布

泻出岳中源化水,喷成瀑布世还希。

虽如仙女偷来织,不见山公采得归。

万古色嫌明月薄,千寻勇学白云飞。

若言真个堪裁剪,预被豪家买作衣。

(0)

兵要望江南·其三十九占六壬第二十八

三传克,克日易前擒。

抉出疾行方始得,奸人移伏恐军侵,离日却难寻。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