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闲窗午漏敲。落花间覆地,语莺娇。
屏山图画自轻描。风阵阵,蟋蟀响庭寥。
月影上芭蕉。离怀无可遣,费推敲。
囊琴长挂为谁调。人瘦也,寂寞是凉宵。
独坐闲窗午漏敲。落花间覆地,语莺娇。
屏山图画自轻描。风阵阵,蟋蟀响庭寥。
月影上芭蕉。离怀无可遣,费推敲。
囊琴长挂为谁调。人瘦也,寂寞是凉宵。
这首《小重山·秋夜》由清代诗人孙瑶英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寂寥的画面。
“独坐闲窗午漏敲”,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独自一人在窗前静坐的情景,午后的钟声敲响,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氛围。接着,“落花间覆地,语莺娇”两句,通过描写地面上覆盖着落花,以及黄莺的娇美叫声,渲染出秋天特有的凄美与生机并存的景象。
“屏山图画自轻描。风阵阵,蟋蟀响庭寥。” 屏风上的山水画仿佛被轻轻描绘,微风吹过,庭院中传来阵阵蟋蟀的鸣叫,这一句将自然界的声响与画面结合,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和谐。而“月影上芭蕉”则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静谧感,月光洒在芭蕉叶上,增添了几分诗意和清凉。
“离怀无可遣,费推敲。” 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无法排遣,只能反复思考,字斟句酌。最后,“囊琴长挂为谁调。人瘦也,寂寞是凉宵。” 琴囊空悬,无人弹奏,主人公身形消瘦,面对这寂寞的凉宵,更显孤独。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个秋夜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深沉的思虑与淡淡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