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芦花净。一片平沙如镜。
当时不早北还家,来不能归,栖亦惊难定。
怜他转眼南风劲。羽短声凄紧。
稻粱无几,休再呼群,恰拟金丸赠。
秋水芦花净。一片平沙如镜。
当时不早北还家,来不能归,栖亦惊难定。
怜他转眼南风劲。羽短声凄紧。
稻粱无几,休再呼群,恰拟金丸赠。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词《凉州令·雁》描绘了一幅秋天雁南飞的景象。"秋水芦花净",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秋水澄澈、芦花洁白的开阔画面,给人以宁静而清冷的感觉。"一片平沙如镜"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空旷辽远的意境。
词人感叹"当时不早北还家",表达了对雁儿未能及时回归北方家园的惋惜,同时也寓言了自己或他人未能及时回到故乡的无奈。"来不能归,栖亦惊难定",写出了雁儿在外漂泊,无法安定的焦虑,也暗含了词人自身的羁旅之愁。
"怜他转眼南风劲",南风渐强,暗示季节变迁,雁儿南飞的旅程更为艰难。"羽短声凄紧",通过描绘雁儿翅膀短小、叫声凄厉的情景,传达出它们在逆风中挣扎的困苦。"稻粱无几,休再呼群",词人劝慰雁儿,食物已不多,不要再试图聚集同伴,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孤独。
最后,"恰拟金丸赠"以金丸比喻珍贵的友情或关怀,表达词人对雁儿的同情与祝愿,希望它们能独自承受这份艰难,寓意深远,富有哲理。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雁为载体,寄寓了人生的离别、漂泊与坚韧的主题。
有母有母年七十,一室枵然徒壁立。
茹蔬啜粥不怨尤,卧病在床无药物。
我为举子得一官,南陔之养嗟何及。
呜呼二歌兮歌转悲,羞见慈乌随母飞。
木末云屯飞雨暗,柳梢水到小溪深。
身随王事有行役,家在江南无信音。
但得林泉堪著眼,莫将轩冕更关心。
拂衣何日径归去,青鬓不禁愁绪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