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还珠洞次曾宏正韵》
《还珠洞次曾宏正韵》全文
宋 / 萧桂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标柱征南不记春,未应追感泪流痕。

岩虚生白□心地,波洑澄清肃耳根。

壮士于斯留显迹,大夫非此赋招魂。

江山今古人何在,战马嘶风忆故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áizhūdòngcénghóngzhèngyùn
sòng / xiāoguìlín

biāozhùzhēngnánchūnwèiyìngzhuīgǎnlèiliúhén

yánshēngbáixīnchéngqīngěrgēn

zhuàngshìliúxiǎnfēizhāohún

jiāngshānjīnrénzàizhànfēngyuán

翻译
南国的界碑不再标记春天,没有留下追思的眼泪痕迹。
山岩空旷,心灵如白云般纯洁,水流清澈,让耳朵也感受到宁静。
英勇的战士在这里留下了显赫的功绩,大夫们并未在这里吟唱招魂的诗篇。
如今的江山,古往今来的人们都在哪里?战马在风中嘶鸣,唤起对故乡的思念。
注释
标柱:指代国家或地区的标志。
征南:指向南方征战。
追感:追忆感慨。
泪流痕:眼泪留下的痕迹。
岩虚:山岩空旷。
白□:空白处可能指的是白云或者空白的心境。
心地:心灵。
波洑:水流曲折。
肃耳根:使耳朵感到清净。
壮士:英勇的战士。
显迹:显赫的功绩。
大夫:古代官职,如楚辞中的招魂大夫。
赋招魂:吟唱招魂诗篇。
江山: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
今古人:古今的人们。
战马嘶风:战马在风中嘶叫。
忆故园:怀念故乡。
鉴赏

这首诗名为《还珠洞次曾宏正韵》,作者是宋代诗人萧桂林。诗中表达了对历史遗迹和壮士精神的感慨。首句"标柱征南不记春"暗示了过去的征战岁月,不以春光为念;"未应追感泪流痕"则表达出诗人对英雄事迹的深深敬仰,而非沉溺于哀伤。接下来的"岩虚生白"可能是指洞穴中的清白之意,象征着英雄心灵的纯洁;"波洑澄清肃耳根"则描绘出环境的宁静,让人心灵得以净化。

"壮士于斯留显迹"赞扬了那些在此地留下英勇事迹的人,而"大夫非此赋招魂"则借用了屈原《招魂》的典故,暗示对逝去英雄的怀念。最后两句"江山今古人何在,战马嘶风忆故园"以景结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故土思念的深深感叹,战马的嘶鸣声仿佛唤起了诗人对故乡的回忆。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怀古之情于山水之间的佳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和对英雄的崇敬。

作者介绍

萧桂林
朝代:宋

萧桂林,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淳祐间为广西运判(《宋诗纪事补遗》卷七○)。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使院栽苇

戛戛复差差,一丛千万枝。

格如僧住处,栽得吏闲时。

笋自厅中出,根从府外移。

从军无宿例,空想夜风吹。

(0)

春题

柳莫摇摇花莫开,此心因病亦成灰。

人生只有家园乐,及取春农归去来。

(0)

过昌利观有怀

万仞云峰八石泉,李君仙后更谁仙。

我来驻马人何问,老柏无多不种田。

(0)

隔壁闻奏伎

徒闻管弦切,不见舞腰回。

赖有歌梁合,尘飞一半来。

(0)

秋夜对月怀李正封

援琴怅独立,高月对秋堂。

美人远于月,徒望空景光。

坐忆执手时,七弦起凄凉。

平生知音少,君子安可忘。

客意如梦寐,路岐遍四方。

日远迷所之,满天心暗伤。

主奉二鲤鱼,中含五文章。

惜无千金荅,愁思盈中肠。

此夕临风叹,零露沾衣裳。

(0)

修西方十劝·其一

劝君一,长时念佛须真实。

归依佛语莫生疑,制护心猿无放逸。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