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鹫高林暑气清,竺天石壁雨痕晴。
客来湖上逢云起,僧住峰头话月明。
世路久知难直道,此身那得尚虚名。
移家早定孤山计,种果支茅却易成。
灵鹫高林暑气清,竺天石壁雨痕晴。
客来湖上逢云起,僧住峰头话月明。
世路久知难直道,此身那得尚虚名。
移家早定孤山计,种果支茅却易成。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边的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首联“灵鹫高林暑气清,竺天石壁雨痕晴”以灵鹫山的高林和竺天石壁上的雨痕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暑气被清凉的空气所驱散,雨后的痕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颔联“客来湖上逢云起,僧住峰头话月明”则通过客人的视角,描绘了湖面上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僧人在山顶与月光对话的情景,既体现了西湖的神秘与幽静,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心灵与宇宙之间的深刻联系。
颈联“世路久知难直道,此身那得尚虚名”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认为在复杂的人世间追求正直的道路往往困难重重,同时对名利的虚妄持有怀疑态度,强调了内心的纯净与真实的重要性。
尾联“移家早定孤山计,种果支茅却易成”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与向往,希望早日迁居至孤山,过上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生活,种植果树,搭建茅屋,追求简单而充实的田园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景,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
石室扫无尘,人寰与此分。
飞来南浦树,半是华山云。
浮世几多事,先生应不闻。
寒山满西日,空照雁成群。
江头一声起,芳岁已难留。
听此高林上,遥知故国秋。
应催风落叶,似劝客回舟。
不是新蝉苦,年年自有愁。
莫问古宫名,古宫空有城。
惟应东去水,不改旧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