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戛复差差,一丛千万枝。
格如僧住处,栽得吏闲时。
笋自厅中出,根从府外移。
从军无宿例,空想夜风吹。
戛戛复差差,一丛千万枝。
格如僧住处,栽得吏闲时。
笋自厅中出,根从府外移。
从军无宿例,空想夜风吹。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特殊的情境,即在官府的院落中栽培苇草。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官员们在闲暇时光亲手栽植苇草的一幕。
"戛戛复差差,一丛千万枝" 这两句描绘了苇草繁茂的景象,以动词“戛戛”、“复”和“差差”形容其生长之状,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一丛"则暗示着这些苇草是被精心挑选并种植的。
"格如僧住处,栽得吏闲时" 这两句诗表明了这场景发生在一个类似于僧人的静谧居所,而官员们利用空闲时间来进行这项活动。"格如"二字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平和、宁静的氛围。
"笋自厅中出,根从府外移" 这两句则具体描述了栽培过程,苇草的嫩芽从官厅内部长出,而其根部则深入到府邸之外。这里不仅展示了园艺活动本身,也反映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从军无宿例,空想夜风吹" 则是一种超越实际情境的遐想。诗人提及“从军”可能是借古人之口,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平和生活的一份向往。在这静谧的夜晚,诗人甚至能感受到那夜风拂过苇草的细腻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官府院落中栽培苇草这一特殊情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在忙碌的官场之余寻找一份宁静与归属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