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影月中瘦,雁声天外寒。
徘徊伤往事,愁思独凭栏。
林影月中瘦,雁声天外寒。
徘徊伤往事,愁思独凭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石亭的凄清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对往昔的追忆。
首句“林影月中瘦”,以“瘦”字形容月光下的林影,不仅描绘出林影在月色中的清瘦之态,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孤寂,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次句“雁声天外寒”,以雁鸣渲染秋夜的寒冷,雁群远行的景象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
“徘徊伤往事”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他在石亭中来回踱步,思绪万千,回忆起过去的种种,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逝去岁月的哀叹。
最后一句“愁思独凭栏”,点明了诗人的孤独与愁绪。他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凝视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无法言说的忧愁。这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动作与姿态,也深刻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营造了一种深沉而哀婉的艺术氛围,展现了诗人面对秋夜美景时复杂而细腻的心境变化。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
忆昔花间初识面,红袖半遮,妆脸轻转。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
碧梧桐锁深深院,谁料得两情,何日教缱绻?羡春来双燕,飞到玉楼,朝暮相见。
青山围一县,隐隐见人家。
乱石江边出,孤山带日斜。
翠添官舍柳,香泛驿楼花。
不见陶彭泽,湓城起暮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