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章台下,杏花犹自红。
古今皆过客,开落尽春风。
楚芉腰支细,息妫言笑通。
那能久容冶,相映酒帘中。
斜日章台下,杏花犹自红。
古今皆过客,开落尽春风。
楚芉腰支细,息妫言笑通。
那能久容冶,相映酒帘中。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杏花依然绽放的美丽景象,以及对时间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斜日章台下”,以“斜日”点明时间,夕阳西下,光线柔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章台”则借用了古代长安城中的章台街,此处多柳,常与离别、相思相关联,暗含离愁别绪。
“杏花犹自红”一句,将焦点转向杏花,即使在夕阳的余晖中,杏花仍旧鲜艳欲滴,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这种对比,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隐含着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古今皆过客,开落尽春风。”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只是时间长河中的匆匆过客,生命如同春花秋月,终将凋零。这里的“春风”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但最终都会消逝。
接下来,“楚芉腰支细,息妫言笑通。”这两句运用典故,楚芉(楚国的一种植物)和息妫(春秋时期楚国的息侯夫人),分别代表了不同情境下的美丽与哀愁。这里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美的短暂与易逝,同时也暗示了人生境遇的复杂与多变。
最后,“那能久容冶,相映酒帘中。”这句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保持的无奈与感慨。在繁华落尽之后,那些曾经的美丽与欢愉只能在记忆中寻觅,如同酒帘下的光影,虽美却难以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杏花、夕阳、历史人物等元素的描绘与联想,展现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语言清新,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甓社湖中出明月,斯须千山万山白。
烛龙驰影不敢眠,淮上风烟黯无色。
鼪鼯起啼鳅鳝舞,荷风惊涛战南浦。
湖天无光湖水立,夜半行空洒飞雨。
东方摇摇天欲曙,毕逋啼老扶桑树。
淮天幽幽澹空素,老蚌潜辉寂无处。
采石江头秋月白,蛾眉亭下滩声咽。
绣衣玉斧晓霜寒,同是天涯苦行客。
酒仙一去海生尘,青山三尺埋衣巾。
清江白鸟自今古,岸草汀花空复春。
我欲御风游八表,醉里豪情觅三岛。
闾阎云深不可攀,回首江南数峰小。
玉山之阳,延咢萦纡。有屋层出,君子之居。
入奉父母,出与弟俱。有琴有书,以钓以渔。
㶁㶁流水,深不可?。英英白云,迩而不迂。
维春有晖,维德不孤。及尔孙子,永言乐胥。
先哲有训,有典有经。淑尔君子,仰止景行。
我来自东,春日载明。曰未觏止,中心怦怦。
亦既觏止,我心则平。仰尔父母,及尔弟兄。
既和且煦,令仪令名。升堂拜母,式表友情。
维木有椿,有蔚其荣。维草有萱,有茁其青。
韡韡常棣,有叶其生。有猗者兰,有烨者荆。
有懿者德,有休者徵。乐只君子,百福来并。
《春晖楼者吴下顾君仲瑛就养读书之所也仲瑛日与昆弟子侄奉卮酒为亲寿临海陈敬初氏实记之余不自揆辄赋古诗二首或者歌以介寿仲瑛之志也其词曰》【元·沈右】玉山之阳,延咢萦纡。有屋层出,君子之居。入奉父母,出与弟俱。有琴有书,以钓以渔。㶁㶁流水,深不可?。英英白云,迩而不迂。维春有晖,维德不孤。及尔孙子,永言乐胥。先哲有训,有典有经。淑尔君子,仰止景行。我来自东,春日载明。曰未觏止,中心怦怦。亦既觏止,我心则平。仰尔父母,及尔弟兄。既和且煦,令仪令名。升堂拜母,式表友情。维木有椿,有蔚其荣。维草有萱,有茁其青。韡韡常棣,有叶其生。有猗者兰,有烨者荆。有懿者德,有休者徵。乐只君子,百福来并。
https://shici.929r.com/shici/Li2Qz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