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四十四》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四十四》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露湿茶人两鬓寒,捻花红插更山丹。

山呈髻子无穷样,随意芙蓉一尺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江行途中所见之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交融。

首句“露湿茶人两鬓寒”,以露水沾湿行人的双鬓,营造出清晨凉爽而湿润的氛围,暗示了旅程的开始。这里的“茶人”可能指的是行人或旅者,也可能是对旅途中的劳苦之人的隐喻,通过“两鬓寒”形象地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清冷。

次句“捻花红插更山丹”,转而描写沿途的景色。诗人通过“捻花”这一动作,生动地表现了采摘花朵的过程,而“红插”则描绘了将花朵插入发间的情景,既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又增添了生活的趣味。同时,“更山丹”三字,不仅指出了山色的丰富多样,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欣赏。

后两句“山呈髻子无穷样,随意芙蓉一尺盘”,进一步展开对山色的描绘。将山峦比作“髻子”,形象地展示了山的形态各异,如同女子的发髻一般多姿多彩。而“随意芙蓉一尺盘”则以“芙蓉”比喻山间的野花,用“一尺盘”形容其分布之广,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由自在、随性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所见之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艾草次胡少参韵

艾草莫艾兰,兰有芬芳姿。

况生幽谷底,不碍君稻畦。

艾之亦何益,徒令香气衰。

荆棘生满道,出刺伤人肌。

持刀忌触手,睨视不敢挥。

艾草须艾棘,勿为棘所欺。

(0)

屏居山中忽闻先帝宾天不胜哀感恭赋以志攀髯之恋·其一

鼎湖仙驭忽高翔,遥洒孤臣泪两行。

天语曾闻螭陛下,龙颜忆睹象舆旁。

凭馀玉几谟应远,虑重金瓯策定长。

早晚轮台应有诏,老羸扶杖望恩光。

(0)

思美诗十首·其八

四象两仪七尺安,推尊主教暂登坛。

正容悟物形同玉,法语迎机气若兰。

隐跃真诠高觉證,提撕直指众人看。

关闽濂洛捐衣钵,遥接尼山海水观。

(0)

题平湖弄珠楼呈萧象林使君二首·其一弄珠汉水遗事使君汉阳人而平湖亦有汉瑭又称鹦鹉湖于弄珠差合

閒将乡思倚层霄,吴楚乾坤共泬漻。

鹦鹉洲前催作赋,凤凰台上忆吹箫。

山连秦望三神近,湖似浔阳九派消。

一自明珠还海曲,采风应到弄珠谣。

(0)

赠蒋山人二首·其二

閒来倚棹吕蒙城,几度从君听鹤鸣。

岁俭自饶千树橘,气豪宁食五侯羹。

酒人直许中贤圣,农话惟应较雨晴。

史笔倘修高士传,蒋家今古两元卿。

(0)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十六

钟牙缅邈别家惭,试向瑶琴古调参。

怀友经春哦渭北,教儿当日笑城南。

梦中蝴蝶花光湿,池里蟾蜍墨雾含。

只鹤畸人形共影,故应待我鼎为三。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