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荷叶晚秋天,雁影横斜远水连。
频唤买鱼人不应,偷忙撑入怕官船。
芦花荷叶晚秋天,雁影横斜远水连。
频唤买鱼人不应,偷忙撑入怕官船。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日傍晚的景色,以芦花和荷叶为背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芦花荷叶晚秋天"一句,通过芦花和残荷的凋零,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时光的流逝。"雁影横斜远水连"则借雁影在水面的倒影,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含着淡淡的离别之情。
诗人接着写到"频唤买鱼人不应",渔夫未应答,可能是因为他已经回家或者正在忙碌,这反映了渔民的生活状态和诗人对他们的关注。最后两句"偷忙撑入怕官船"则揭示了渔夫的小心翼翼,担心被官府船只打扰,体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渔民的谨慎与不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水边的渔家生活图景,寓言性地反映了民间生活的艰辛和对官府压榨的隐忧,展现了宋朝时期社会现实的一面。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翦芙蓉。
人淡淡,水濛濛,吹入芦花短笛中。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
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
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
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
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
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
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
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
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
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