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采莲花,莫漫采莲藕。
采藕柳丝长,问姑姑知否?
小姑采莲花,莫漫采莲藕。
采藕柳丝长,问姑姑知否?
这首《采莲曲(其二)》由明代诗人景翩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采莲女子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世界。
首句“小姑采莲花”,以“小姑”这一称呼,生动地刻画出采莲女子的年轻与纯真,仿佛她正轻盈地穿梭于荷塘之间,采摘着盛开的莲花。莲花在古人眼中,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之物,还常被赋予高洁、清雅的象征意义,因此这句不仅描绘了画面,也暗含了对采莲女子品格的赞美。
接着,“莫漫采莲藕”,则在轻松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提醒或建议,似乎是在告诫采莲女子不要过于贪心,只专注于莲花的采摘,而忽略了莲藕的价值。这种看似不经意的提醒,实则蕴含了生活的智慧和对自然规律的理解。
“采藕柳丝长”,将视线转向了采莲的过程。在这里,柳丝的“长”不仅描绘了柳树的形态,也暗示了时间的绵延和劳作的持续。同时,柳丝的柔韧与莲藕的生长环境相呼应,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问姑姑知否?”以疑问的形式结束,既是对采莲女子的关怀,也是对读者的一种思考引导。这句话不仅让读者对采莲女子的内心活动产生了好奇,也引发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入思考——在追求美好事物的同时,是否也应兼顾其他?
整体而言,《采莲曲(其二)》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采莲女子的生活场景,寓含了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品质的赞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去年放舟过垂虹,霜露尽降湖波空。
三高祠下拂苍石,长啸宇内生雄风。
此时闻君未相识,指点烟芜问君宅。
今年君归我留此,却望江南动颜色。
君才自是当世资,暂蹶霜蹄何必疑。
名场声价蔼然在,故园山水聊栖迟。
春洲二月芳杜长,芦芽抽碧河豚上。
短楫轻舠不用帆,北里南村恣来往。
东家郑郎交最投,新年闻亦理归舟。
诗筒酒榼百里近,慎勿流连负壮游。
濠上有川叹,沧洲多海怀。
伊我江湖姿,浩荡中渊回。
寻秘右洞庭,飞衿左蓬莱。
瑚琲探富获,存之无轻开。
扬波万古源,荡潏塞视埃。
谁能写小笔,聊意亦可谐。
仁智在户限,寄言亦悠哉。
临咏志一启,得者亦可推。
黄汾窈如湮,安问傅岩才。
江梅不畏寒,时至开如霰。
瑰姿静在野,卧病不得见。
国士抱奇宝,端居察时变。
杖策出城市,蒿莱满荒甸。
遐寻得幽赏,独对姑射面。
化泰草木蕃,时闭贤不见。
无禾比两岁,□□将九县。
分圭善会计,弃士如土贱。
俗儒诵腐简,乡子乐耽燕。
熹歌唐虞授,复誉汤武战。
子有经世怀,待贾不自献。
神威盛龙熊,奇秘卷帐钤。
时节会应求,风虎期非晏。
巍然奋载绩,志沛声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