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官烛,棘闱辛苦廿年,苟以温饱负平生,斯誓有如江水;
一介儒冠,玉署光荣两世,能取文章报恩遇,此行方识庐山。
三条官烛,棘闱辛苦廿年,苟以温饱负平生,斯誓有如江水;
一介儒冠,玉署光荣两世,能取文章报恩遇,此行方识庐山。
此联描绘了考场中的艰辛与荣耀,以及对知识与恩遇的感激之情。"三条官烛"象征着考试的漫长与艰苦,"棘闱"则是古代科举考场的代称,形象地展现了考生们在狭小、紧张环境中奋笔疾书的场景。"廿年"强调了备考时间之长,"苟以温饱负平生"表达了考生们为了生活和理想,不惜付出多年努力的决心。
接着,"一介儒冠"描绘了考生们作为知识分子的形象,"玉署光荣两世"则预示着他们不仅为自己,也为家族带来了荣誉与光彩。"能取文章报恩遇"表明了考生们深知自己的成就离不开教育与机遇,因此心怀感恩,愿意通过文章来回报社会与给予他们机会的人。
最后,"此行方识庐山"借用苏轼的名句,意指考生们通过这次考试,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更深刻理解了人生的真谛,如同看庐山一般,从不同角度审视自我与世界。整联既赞美了科举制度下学子们的坚韧与才华,也体现了对知识力量与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
于皇太祖高皇帝,受命于天驭神器。
巍巍六合永为家,鸿业相承千万世。
文祖神谋治两京,武戡文化天下平。
猗欤仁祖及宣祖,洋洋雅颂同休声。
英皇智勇冠前古,百万貔貅振威武。
重登大宝日重明,至治真成步三五。
绵绵历数归宪宗,与天同运还同功。
虞舜执中传圣嗣,汉文至孝尊慈宫。
六龙返辔归何急,攀折龙髯追莫及。
红尘隔断白云乡,群臣空抱遗弓泣。
太平天子属今皇,尧眉舜目非寻常。
元老徵来居鼎鼐,群奸屏去投遐荒。
放珍禽,驱猛兽,祖训昭回光复旧。
琅玕火齐却承筐,商琏夏瑚轻莫售。
天命维新政维始,不宗佛子宗夫子。
前朝陵寝总沾恩,万国山川俱入祀。
风不鸣条海不波,四时玉烛调元和。
邈绵天统纪弘治,宗臣首倡龙飞歌。
《弘治龙飞歌》【明·朱诚泳】于皇太祖高皇帝,受命于天驭神器。巍巍六合永为家,鸿业相承千万世。文祖神谋治两京,武戡文化天下平。猗欤仁祖及宣祖,洋洋雅颂同休声。英皇智勇冠前古,百万貔貅振威武。重登大宝日重明,至治真成步三五。绵绵历数归宪宗,与天同运还同功。虞舜执中传圣嗣,汉文至孝尊慈宫。六龙返辔归何急,攀折龙髯追莫及。红尘隔断白云乡,群臣空抱遗弓泣。太平天子属今皇,尧眉舜目非寻常。元老徵来居鼎鼐,群奸屏去投遐荒。放珍禽,驱猛兽,祖训昭回光复旧。琅玕火齐却承筐,商琏夏瑚轻莫售。天命维新政维始,不宗佛子宗夫子。前朝陵寝总沾恩,万国山川俱入祀。风不鸣条海不波,四时玉烛调元和。邈绵天统纪弘治,宗臣首倡龙飞歌。
https://shici.929r.com/shici/jK6nxa5K4.html
执虚如执盈,执圭如不胜。
譬之循墙走,蹜蹜惟恐倾。
圣贤重戒慎,厌斁宁敢生。
漏室虽至暗,衣冠对神明。
出门何所见,如接公与卿。
安居固无为,如临祭与兵。
尝观庸学传,庶几学斯成。
戒慎与慎独,没齿期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