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缘识·其二》
《缘识·其二》全文
宋 / 赵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归依妙法要精专,极目烟霄路不偏。

日月明通三界眼,云梯上有十洲仙。

慈悲愿力弥何远,烦恼能除道最坚。

救苦观音名利益,经文曾与世间传。

(0)
翻译
修行佛法要专心致志,目光远大,道路不会偏离。
日月光明如同洞察三界的眼睛,云端的阶梯上有来自十洲的仙人。
慈悲的意愿多么深远,消除烦恼的道路最为坚定。
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因其利益世人而闻名,经文早已在世间流传。
注释
妙法:高深的佛法。
精专:专心致志。
烟霄:高空。
路不偏:道路不会偏离。
日月:太阳和月亮。
三界眼:洞察三界的慧眼。
云梯:云端的阶梯。
十洲仙:传说中的仙人。
慈悲愿力:慈悲的意愿和力量。
弥何远:多么深远。
道最坚:道路最为坚定。
救苦观音: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
名利益:因利益世人而出名。
经文:佛经。
世间传:在世间流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炅的《缘识》之一,展现了佛教的修行理念和对观音菩萨的崇拜。开篇“归依妙法要精专,极目烟霄路不偏”表达了对于佛法的坚定信仰与追求,以及心之所向,不为外界干扰所动摇。

接着,“日月明通三界眼,云梯上有十洲仙”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达到灵魂自由翱翔的境界。这里“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即佛教中的宇宙构成,而“十洲仙”则是对道教中仙人所居之地的一种描绘,体现了诗人对于不同宗教文化的吸纳与融合。

后两句,“慈悲愿力弥何远,烦恼能除道最坚”强调了佛教中的慈悲精神,以及通过修行能够克服一切烦恼和困难。这种表述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面对生活挑战的态度。

最后,“救苦观音名利益,经文曾与世间传”则是对观音菩萨的赞颂,认为其能够救拔众生于苦难之中,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于佛教经典的尊崇以及这些经文在世间流传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佛法、观音菩萨的信仰,以及对超脱尘世和解脱烦恼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追求心灵净化与救赎的主题。

作者介绍

赵炅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黎玉涛过访留宿

梁月频年结梦思,凉宵下榻叶心期。

升沉总愧千金马,老大同添两鬓丝。

婚嫁催人情脉脉,寒暄细语夜迟迟。

莫言桑梓过从易,一日三秋即远离。

(0)

寄米君梦省城慰其穷愁相招过岁二首·其一

侠气诗名满坫坛,傍人还作布衣看。

交游末路情偏冷,霜雪前途日渐寒。

疲马谁怜关塞远?孤鸿空叫稻粱难。

君来且就袁安卧,长铗从今莫浪弹。

(0)

送计部陈仪翔年兄还朝

秋声瑟瑟起枫林,南浦蒹葭水更深。

宾雁一行呼旧侣,离琴三叠恋知音。

客中霜露宜加饭,月里关山莫苦吟。

国步艰难君努力,江湖空有子牟心。

(0)

城中小筑新成夏月馀凉堪贾虽仅容膝亦颇远俗漫裁十律以畅幽襟·其四

吹残爽籁骨偏轻,爱尔南薰太有情。

花里轩窗开四面,池边星月坐三更。

槛摇贝阙堪垂钓,楼逼银河待濯缨。

此日悬车思跃马,十年回首笑浮名。

(0)

宿岳馆书怀

珊珊剑佩下云边,虚馆华灯坐洞天。

济胜只凭双蜡屐,买山何用半文钱。

风传疏磬门初掩,窗绕流泉梦亦仙。

乞得湖南清绝地,续骚应著远游篇。

(0)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黄陵庙

遗庙凄凉越鸟悲,云山九点望中疑。

肝肠雨断随虞辇,桂酒千秋奠楚词。

斑竹雨来还酒泪,洞庭烟净见修眉。

行人莫问愁深浅,湘水滔滔未有期。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