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苗寿日月,佛界承露雨。
谁为万年计,乞此一抔土。
扶疏上翠盖,磊落缀丹乳。
去家尚不食,出家何用许。
正恐落人间,采剥四时苦。
养成九节杖,持献西王母。
仙苗寿日月,佛界承露雨。
谁为万年计,乞此一抔土。
扶疏上翠盖,磊落缀丹乳。
去家尚不食,出家何用许。
正恐落人间,采剥四时苦。
养成九节杖,持献西王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显圣寺庭枸杞》。诗中,黄庭坚以枸杞为题材,展现了其在寺庙庭院中的生长状态和象征意义。"仙苗寿日月"赞美枸杞生命力顽强,如同仙人之苗,长久地承受着日月精华。"佛界承露雨"则将其置于宗教氛围中,暗示其洁净与神圣。
"谁为万年计,乞此一抔土"表达了对枸杞长寿品质的惊叹,以及对其生长环境的珍视。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枸杞枝叶繁茂,果实累累的景象,"扶疏上翠盖,磊落缀丹乳",形象生动。
诗人接着反思,既然枸杞在家园中尚且不食,那么出家之人又怎能贪求更多?"去家尚不食,出家何用许"流露出对出家人戒律的考量。然而,诗人担心枸杞的美果会被世人过度采摘,导致四季辛劳,"正恐落人间,采剥四时苦"。
最后,诗人设想将枸杞培育成九节杖,寓意其成长的坚韧,准备以此珍贵之物献给神话中的西王母,"养成九节杖,持献西王母",增添了神秘与敬仰的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枸杞的形象,还寓含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道德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