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崇文教,层霄降德音。
尊贤泽既厚,式宴宠逾深。
复有夔龙相,良哉简帝心。
得人惟迈昔,多士谅推今。
书殿荣光满,儒门喜气临。
顾惟诚滥吹,徒此接衣簪。
圣主崇文教,层霄降德音。
尊贤泽既厚,式宴宠逾深。
复有夔龙相,良哉简帝心。
得人惟迈昔,多士谅推今。
书殿荣光满,儒门喜气临。
顾惟诚滥吹,徒此接衣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坚的作品,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君主崇尚文教、恩泽广被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贤才的尊重与推崇。
“圣主崇文教,层霄降德音。”两句表明了君主极其重视文化教育,恩惠如同天降甘露一般普及臣民。"尊贤泽既厚,式宴宠逾深"则表现了对有才能之人的尊崇和宴请,宠爱之情溢于言表。
“复有夔龙相,良哉简帝心。”这里的“夔龙”是古代吉兽的象征,出现在君主面前预示着祥瑞之兆,显示了君主英明、品德高尚的特质。"得人惟迈昔,多士谅推今"两句表达了过去能得到贤才的赏识,现在更是人才济济,受到广泛的认可。
“书殿荣光满,儒门喜气临。”诗人通过对书院和学府的描绘,展现出文化教育的繁荣与儒家思想的兴盛。"顾惟诚滥吹,徒此接衣簪"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虚名浮利的批评,以及希望真才实学能够得到认可和重用的深切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君主与朝廷文化教育政策的赞誉,以及对贤才的推崇,展现了一个理想中的文治盛世。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真正学术价值的追求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