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猎红旗入寿春,满城歌舞向朱轮。
八公山下清淮水,千骑尘中白面人。
桂岭雨馀多鹤迹,茗园晴望似龙鳞。
圣朝方用敢言者,次第应须旧谏臣。
风猎红旗入寿春,满城歌舞向朱轮。
八公山下清淮水,千骑尘中白面人。
桂岭雨馀多鹤迹,茗园晴望似龙鳞。
圣朝方用敢言者,次第应须旧谏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面,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盛世美好的祝愿和期盼。开篇“风猎红旗入寿春,满城歌舞向朱轮”两句,红旗随风飘扬进入寿春,整个城市充满了欢乐的歌声与舞蹈,民众纷纷朝着朱轮(可能指军车或贵族所乘之物)的方向,这是对盛世太平景象的生动描绘。
接着,“八公山下清淮水,千骑尘中白面人”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淮水清澈流过八公山脚下,一群骑士在尘土飞扬中显得格外突出,其中“白面人”可能是对特定身份或民族的指代,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再下来,“桂岭雨馀多鹤迹,茗园晴望似龙鳞”两句,诗人笔触转向桂岭的雨后情景,鹤类在湿润的环境中留下了它们的足迹;而在茗园中,晴空万里之下,景色如同龙鳞般壮丽,这些都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摹。
最后,“圣朝方用敢言者,次第应须旧谏臣”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敢于直言”的者的赞赏,以及希望这些有智之士能够在新的时期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国家的治理提供建议。这里的“圣朝”指的是理想中的良好统治,“旧谏臣”则是那些在过去就敢于直言真话的忠诚顾问。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展现了其对于社会和政治局势的关注与期望。通过对比和对照,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盛衰挂钩,表达了一种深沉而理想化的情怀。
涟上非所趣,偶为世务牵。
经时驻归棹,日夕对平川。
莫论行子愁,且得主人贤。
亭上酒初熟,厨中鱼每鲜。
自说宦游来,因之居住偏。
煮盐沧海曲,种稻长淮边。
四时常晏如,百口无饥年。
菱芋藩篱下,渔樵耳目前。
异县少朋从,我行复迍邅。
向不逢此君,孤舟已言旋。
明日又分首,风涛还眇然。
濯志俱高洁,儒科慕冉颜。
家辞临水郡,雨到读书山。
栖鸟棕花上,声钟砾阁间。
寂寥窗户外,时见一舟还。
幽深足暮蝉,惊觉石床眠。
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坛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
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