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红心,鹃啼恨魄,梦残凝碧。
寸藕长丝,娟娟露桥北。
金仙泪洒,曾惯听、枯鱼泉泣。沾臆。
露佩水裳,哭秋风归客。湘灵鼓瑟。
哀怨如闻,宫沟送潮汐。余姿婉娈自惜。映寒日。
冷入粉云凉翠,不似井华颜色。
怕坠房欹盖,犹怯薄铅偷滴。
草长红心,鹃啼恨魄,梦残凝碧。
寸藕长丝,娟娟露桥北。
金仙泪洒,曾惯听、枯鱼泉泣。沾臆。
露佩水裳,哭秋风归客。湘灵鼓瑟。
哀怨如闻,宫沟送潮汐。余姿婉娈自惜。映寒日。
冷入粉云凉翠,不似井华颜色。
怕坠房欹盖,犹怯薄铅偷滴。
这首《惜红衣·神武门残荷,和茧庐》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周岸登的作品,通过对神武门残荷的描绘,寄寓了深沉的情感。词中以“草长红心,鹃啼恨魄”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幽怨的氛围,仿佛草木皆含离愁,杜鹃鸟的啼声也带着深深的哀伤。"寸藕长丝,娟娟露桥北",形象地描绘了荷花凋零后残留的茎蔓与露珠,暗示着生命的坚韧与无奈。
接下来,“金仙泪洒,曾惯听、枯鱼泉泣”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荷花比作金仙,表达对残荷的怜悯,仿佛它们在哭泣,与枯鱼泉的悲鸣相应和。"沾臆。露佩水裳,哭秋风归客",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将荷叶比作哭泣的女子,为秋风中的离去者送别。
“湘灵鼓瑟”引用了湘妃的典故,增添了神秘与哀怨的色彩,潮汐声仿佛是湘灵的哀歌。"余姿婉娈自惜",残荷虽凋零但仍保持着优雅的姿态,自我怜惜。"映寒日。冷入粉云凉翠",描绘了残荷在寒日下孤独的影子,色彩凄冷,与井水的清澈形成对比,表达了更为深沉的哀思。
最后,“怕坠房欹盖,犹怯薄铅偷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叶的脆弱,担心被秋风吹落,甚至害怕铅华般的露水悄然滑落,进一步强化了词人对残荷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残荷为载体,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