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二古木阴》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二古木阴》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古木少直枝,其下多曲影。

岂不爱高阴,奈此性所秉。

千重叶荟翳,谁愿憩日永。

(0)
翻译
古老的树木很少有笔直的枝干,它们下面常常投下弯曲的树荫。
难道我不爱那高大的阴凉,只是这天生的习性使然。
层层叠叠的树叶遮蔽了阳光,谁能愿意长久停留在这片阴凉中呢。
注释
古木:古老的树木。
直枝:笔直的枝干。
曲影:弯曲的树荫。
岂不爱:难道不爱。
高阴:高大的阴凉。
奈:只是。
性所秉:天生的习性。
千重叶:层层叠叠的树叶。
荟翳:遮蔽。
憩:停留。
日永:长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二)古木阴》,通过对古木形态的描绘,展现出深沉的哲理。首句“古木少直枝”暗示了古树历经风雨,自然选择偏向于弯曲生长,这象征着人生的曲折与顺应自然。接下来的“其下多曲影”进一步描绘了树木阴影的形态,隐喻人生经历的丰富多样。

“岂不爱高阴”表达了对高大阴凉的向往,如同人们追求理想和高位,但诗人紧接着以“奈此性所秉”揭示出个体无法违背天性,暗示了人应当顺应本性而非强求。最后两句“千重叶荟翳,谁愿憩日永”描绘了繁密的树叶遮蔽了阳光,象征着世事纷扰,人们难以长久停留于安逸,寓意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景抒怀,体现了梅尧臣诗歌中常见的自然意象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长啸

长啸千峰顶,下方闻不闻。

倚杖落红叶,开畬烧白云。

云端邈天际,不见其中人。

树下一敛目,隔山来斧斤。

丁丁彻遐迩,寂感乃愈纷。

声象体自玄,圣哲无所云。

坐起翘青冥,高低阳雁群。

(0)

题观音大士像三首·其二

大士如镜,照一切心。大士如月,清光普临。

万象历历,随感而寂。慈能摄慢,悲以化执。

机器靡定,同归静正。但办肯心,何疑于圣。

我昔早年,将悟未悟。稽首皈诚,曾获冥护。

梦里投机,如箭锋拄。宾主出入,有语无语。

越三十年,宛尔昨日。凡一念至,铁与磁石。

愿汝小子,但坚信此。

(0)

春宵寄外

萝月娟娟净,三星耿耿明。

曲栏深睡犬,脩竹暗巢莺。

(0)

拟古

西陆起凉飙,高梧坠秋叶。

出户闻寒蛩,开窗见明月。

美人天一方,伤情又离别。

离别有所思,梦寐恒见之。

凛然松柏操,莹如冰玉姿。

为言持贞素,值晤自有期。

欢会未及终,怅尔闻晨鸡。

亭亭东方树,渐觉含朝辉。

(0)

留别陈正子·其一登庆善寺阁

驻马酆原下,天晴眺寺楼。

池阳城对出,清峪水中流。

贳酒乘春兴,听歌散暮愁。

梅关千万里,归及雁横秋。

(0)

赠东湖校书侍女

扫镜青衣亦自妍,相逢正及破瓜前。

人言白白泥中藕,却胜红红水上莲。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