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观音大士像三首·其二》
《题观音大士像三首·其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四言诗

大士如镜,照一切心。大士如月,清光普临。

万象历历,随感而寂。慈能摄慢,悲以化执。

机器靡定,同归静正。但办肯心,何疑于圣。

我昔早年,将悟未悟。稽首皈诚,曾获冥护。

梦里投机,如箭锋拄。宾主出入,有语无语。

越三十年,宛尔昨日。凡一念至,铁与磁石。

愿汝小子,但坚信此。

(0)
鉴赏

这首诗以观音大士为喻,描绘了大士的慈悲与智慧,以及对众生的普遍关怀。诗人通过“大士如镜,照一切心”、“大士如月,清光普临”等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观音大士如同明镜一般,能够映照出人们内心的真实状态;如同明月一般,其清辉普照世间万物,不分彼此。这种比喻不仅展现了观音大士的慈悲与智慧,也体现了其对众生的普遍关怀。

接着,“万象历历,随感而寂”一句,进一步阐述了观音大士的慈悲之力,能够感应众生的需要,并在必要时给予帮助,使众生得以解脱。诗人通过“慈能摄慢,悲以化执”,强调了观音大士的慈悲与智慧,能够引导众生放下执着,消除内心的烦恼。

“机器靡定,同归静正”这一句,可能是在暗示众生内心的波动如同机器般难以稳定,但最终都能回归到内心的平静与正道。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修行与觉悟的理解,即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保持平静与正直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但办肯心,何疑于圣”表达了诗人对于信仰与实践的坚定态度,认为只要真心诚意地追求,就无需怀疑自己是否能达到圣贤之境。这种信念鼓励人们勇于探索自我,追求精神上的成长与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观音大士的慈悲与智慧,以及对于众生普遍关怀的精神境界,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修行与觉悟的深刻理解与坚定信念。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挽高时旭

蚤负青云器,才华众所怜。

终童徒有志,贾傅却无年。

宿草迷孤垄,浮埃掩素弦。

凤雏今已长,振羽五云边。

(0)

水南八景·其四禅庵古迹

山麓古禅宫,凄凉见旧踪。

菱池蛙吹闹,石砌藓痕封。

香阁苍烟暝,祗园白露浓。

已无僧出定,时有鹤巢松。

古磬埋衰草,残碑卧断蓬。

谁当再雕饰,登览得从容。

(0)

云津书院诗卷三首·其一

昔人黄卷青灯处,沧海桑田几变更。

独有龙洲洲上水,东流还作诵弦声。

(0)

污吏

城头乌乱啼,城下污吏集。

府牒昨夜下,岂辞行露湿。

穷民相聚哭,子夜诛求急。

旧时千丁县,今朝十室邑。

君门虎豹守,此言何自入。

白驹在空谷,何以得维絷?

(0)

杂画四首·其一

春山无伴偶相迎,清话投机晚未行。

却笑会稽谈富贵,不知愚妇已忘情。

(0)

湖山访阴卷二绝·其一

大隐居城小隐山,山城未见一人閒。

不如还访林逋宅,坐待梅开野鹤还。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