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猿崖鸟道深,携筇著屐伴君寻。
山中桂子惊寒夜,雪后梅花偪岁阴。
欲住更逢青眼顾,相看须尽白头吟。
他年若续高僧传,未放汤休与道林。
不问猿崖鸟道深,携筇著屐伴君寻。
山中桂子惊寒夜,雪后梅花偪岁阴。
欲住更逢青眼顾,相看须尽白头吟。
他年若续高僧传,未放汤休与道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蟠的作品,名为《次韵和酬》。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友情深厚与山中生活之美好的诗句。
“不问猿崖鸟道深,携筇著屐伴君寻。”开篇即以幽深的山谷和探幽索隐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猿崖”指的是山名或山形如猿,其“鸟道深”则象征着通向深处的道路不易被发现。“携筇著屐”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攀登的决心和行动。
“山中桂子惊寒夜,雪后梅花偪岁阴。”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描绘出山中四季的变化。桂子在寒冷的夜晚仍能保持其香气,显示了生命力之强;而梅花则在雪后依旧傲立,其坚韧不拔令人赞叹。这两种植物形象,象征着诗人与友人的高洁品格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欲住更逢青眼顾,相看须尽白头吟。”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朋友情谊的珍视。诗人想要在这片美丽的自然环境中长久居住,与友人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他年若续高僧传,未放汤休与道林。”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和承诺。诗人希望将来能像古代的高僧一样,将自己的故事传颂下去。而“未放汤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或学问的追求永不停歇,与友人道林共同在学术或精神上的探索和进步。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坚韧和永恒价值的追求。
口舌安足恃,韩非死说难。
自知不可用,鬼谷乃真奸。
遗书今未亡,小数不足观。
秦、仪固新学,见利不知患。
嗟时无桓、文,使彼二子颠。
死败无足怪,夫子固使然。
君看巧更穷,不若愚自安。
遗宫若有神,颔首然吾言。
成都好,蚕市趁遨游。
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遨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洲。
人散后,茧馆喜绸缪。
柳叶已饶烟黛细,桑条何似玉纤柔。立马看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