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高巀嵲,琳阙冠其颠。
恃强逞腰脚,欲越猿猱先。
谁知绝顶上,平地宽于田。
了了三折水,搅之在目前。
一塔仅如篙,平出空江烟。
相约勿高啸,恐惊蛟龙眠。
五云高巀嵲,琳阙冠其颠。
恃强逞腰脚,欲越猿猱先。
谁知绝顶上,平地宽于田。
了了三折水,搅之在目前。
一塔仅如篙,平出空江烟。
相约勿高啸,恐惊蛟龙眠。
这首清代诗人刘佳的诗描绘了五云山的壮丽景色和登顶后的独特感受。首句“五云高巀嵲”形象地写出山峰高耸入云的状态,紧接着“琳阙冠其颠”以瑰丽的宫殿比喻山巅,展现出山势的峻峭和神秘。诗人通过“恃强逞腰脚,欲越猿猱先”表达攀登的艰辛和决心,暗示了对自然的挑战。
然而,当诗人登上山顶,“谁知绝顶上,平地宽于田”,他发现山巅的视野开阔,地面平坦,这与想象中的不同,给人以意外的惊喜。接下来,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间的溪流,“了了三折水,搅之在目前”,形象地刻画了水流曲折的动态美。
诗中还描绘了一座塔,“一塔仅如篙,平出空江烟”,将塔的渺小与空旷的江面形成对比,增添了空间的深远感。最后,诗人提醒同伴“相约勿高啸,恐惊蛟龙眠”,表达了对宁静环境的敬畏和保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五云山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展现了清初山水诗的特色。
导河自龙门,卓哉神禹迹。
三峡流束黄,万古浪无白。
明传四载乘,幻讵五丁劈。
天平忽有之,亦非一朝夕。
青邱曾留题,逸兴托泉石。
我来游范园,万笏看累积。
细雨偶罢登,应是尘凡隔。
展集爱格高,赓诗虑韵窄。
欲罢又不能,聊以抒吟魄。
千乘与万骑,岂必沿幽壁。
不如付高士,枕流漱石激。
季迪非忘世,抚景思点额。
何一谒真龙,还削神仙籍。
德潜大胜之,老作金门客。
遇灾蠲常赋,赈期分次第。
轻重以为差,是皆有恒例。
污莱辟綦要,民力虞艰致。
牛具及籽种,借与俾勤艺。
且缓期以偿,无非为民计。
不期荐遇涝,后更较前剧。
斯宜曲加恩,概与豁免暨。
毋令侵蠹役,尤须督庸吏。
苏彼幸全民,体予如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