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潦锦云骓,如履地腾踔。
滑刺霪淖中,稳步忘动摇。
一路验黍禾,切切心不乐。
高坂实无害,低沟恐致涝。
行宫六十里,申牌亦已到。
宣传有司官,勘恤莫遗报。
跋泞彼何妨,巡秋此最要。
行潦锦云骓,如履地腾踔。
滑刺霪淖中,稳步忘动摇。
一路验黍禾,切切心不乐。
高坂实无害,低沟恐致涝。
行宫六十里,申牌亦已到。
宣传有司官,勘恤莫遗报。
跋泞彼何妨,巡秋此最要。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巡视途中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农事的关注与对官员职责的强调。首句“行潦锦云骓,如履地腾踔”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皇帝乘坐骏马行进的情景,仿佛骏马在大地上腾跃,既展现了帝王出行的威仪,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
接着,“滑刺霪淖中,稳步忘动摇”描述了在泥泞中前行的艰难,但皇帝依然稳重前行,没有因环境的恶劣而动摇,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职责的坚守。
“一路验黍禾,切切心不乐”则转而关注沿途的农作物,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丰收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忧虑,担心可能存在的问题。
“高坂实无害,低沟恐致涝”进一步说明了皇帝在巡视时对地形地貌的细致观察,提醒官员们注意防范可能出现的灾害,体现了其对国家治理的全面考虑和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
“行宫六十里,申牌亦已到”表明了行程的长度和时间的紧迫,皇帝即使在巡视途中也不忘时间,体现了其高效的工作作风。
“宣传有司官,勘恤莫遗报”则是对官员们的直接要求,强调了在巡视过程中收集信息、了解民情的重要性,并要求官员们及时上报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最后,“跋泞彼何妨,巡秋此最要”总结了整段旅程的意义,即尽管巡视过程充满困难,但对秋季农业生产状况的了解和指导是至关重要的,体现了皇帝对国家农业基础的重视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皇帝作为国家领袖的责任感和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