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和老杜种莴苣诗》
《追和老杜种莴苣诗》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古风

我有数亩园,荒秽索锄理。

干戈何许久,生意困屠燬。

道也其兴与,时哉亦甚矣。

去年失短吕,培植乏驱使。

今年得老杨,衰病更临起。

晚菘已芜没,早韭就茅靡。

菁菁何所有,莴苣独牛耳。

纵苦可自珍,供盘况潇洒。

银条直且甘,风味胡伯始。

其视李太尉,小人与君子。

明明如古鉴,不虑纤尘止。

廓廓若太清,强欲浮云滓。

老氏有遗训,重去彼取此。

方今向太平,皋夔正端委。

台省登硕德,要荒窜诬毁。

击寇岂无人,蕃将来黑齿。

破齐在不日,逆以诛正已。

停观劳还役,杖杜颙采芑。

万邦遇有道,贫贱古人耻。

文王来吕夷,汉祖致园绮。

异时免沟坑,愿附织贝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uīlǎozhǒngshī
sòng / wángzhīdào

yǒushùyuánhuānghuìyíngchú

gānjiǔshēngkùnhuǐ

dàoxīngshízāishèn

niánshīduǎnpéizhí使shǐ

jīnniánlǎoyángshuāibìnggènglín

wǎnsōngméizǎojiǔjiùmáo

jīngjīngsuǒyǒuniúěr

cóngzhēngòngpánkuàngxiāo

yíntiáozhíqiěgānfēngwèibǎishǐ

shìtàiwèixiǎorénjūn

míngmíngjiànxiānchénzhǐ

kuòkuòruòtàiqīngqiángyún

lǎoshìyǒuxùnzhòng

fāngjīnxiàngtàipínggāokuízhèngduānwěi

táishěngdēngshuòyàohuāngcuànhuǐ

kòurénfānjiāngláihēi齿chǐ

zàizhūzhèng

tíngguānláoháiyóngcǎi

wànbāngyǒudàopínjiànrénchǐ

wénwángláihànzhìwéi

shímiǎngōukēng
yuànxiānbèifěi

注释
荒秽:杂草丛生。
干戈:战争。
生意:生机。
培植:照料种植。
老杨:老树。
芜没:淹没。
菁菁:茂盛。
牛耳:比喻独占鳌头。
潇洒:清爽。
胡伯始:人名,可能指发明者。
太尉:古代官职,掌管军事。
沟坑:战乱。
织贝篚:编织的竹篮,比喻微小的贡献。
翻译
我有一片园子,杂草丛生需要锄头清理。
战争何时才能结束,生机因战火而受困。
道义或许还在,但时局艰难无比。
去年失去的小吕,无人照料种植。
今年老杨虽来,但我衰弱病重难以照应。
晚秋的菘菜已被淹没,早春的韭菜也枯萎了。
茂盛的蔬菜还有什么?只剩莴苣独占鳌头。
即使苦涩,我也珍视它,摆在餐盘上更显清爽。
银条既直又甜,风味独特,胡伯始所创。
看待李太尉,他是君子,我是小人,差距明显。
如同古代明镜,不被微尘遮蔽。
心境广阔如太空,却不愿被世俗污染。
老子留下的教诲,重在舍弃与保留。
如今正值太平盛世,皋夔等贤臣担任要职。
朝廷选拔有德之人,偏远之地清除邪恶。
打击敌人并非无人,蛮族将至,黑齿国的勇士。
攻破齐国指日可待,先以正义之名铲除叛逆。
停下观看,劳累之余回归田园,持杖采芑。
万国逢圣明,贫贱不再是古人的耻辱。
文王曾接纳吕夷,汉高祖也曾得到园绮。
未来希望免除战乱,愿能如织贝般贡献微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追和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种莴苣》。全诗通过描绘园中农作和蔬菜生长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太平和个人理想实现的渴望。

首先,诗人描述自己有几亩荒废的土地,需要重新整治。这里通过“干戈何许久”一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久未耕耘的土地有着深刻的情感和不舍。而“生意困屠燬”,则表达了种植过程中的艰辛与劳碌。

接下来,“道也其兴与,时哉亦甚矣”一句,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强调了农业生产与时节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不仅是对农事的关注,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

在描述去年种植失败的情况后,今年则得到了老杨的帮助,这里“衰病更临起”暗示着即便是有了帮助,但个人的身体状况也逐渐变得不佳。接着,“晚菘已芜没,早韭就茅靡”,生动地描绘出了蔬菜的不同生长周期和园中的变化。

“菁菿何所有,莴苣独牛耳”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园中种植的蔬菜,即使是简单的莴苣,也感到满足。这里“纵苦可自珍,供盘况潇洒”,则是对这份来自田间的劳动成果的珍视和享受。

紧接着,“银条直且甘,风味胡伯始”一句,通过比喻莴苣如同美食中的佳肴,以此赞美其清新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这里“其视李太尉,小人与君子”,则是将自己与历史上的高官李太尉相比较,表达了对不同身份的人都能享受自然恩赐这一点的理解。

诗中,“明明如古鉴,不虑纤尘止”和“廓廓若太清,强欲浮云滓”,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心境。这里诗人借助对古代圣人的追思,以及对宇宙之道的理解,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高远。

随后,“老氏有遗训,重去彼取此”一句,则是指向孔子“重农”的思想,这也与整首诗田园生活的主题相呼应。接下来的“方今向太平,皋夔正端委”,则是在表达对于国家能够实现大同社会理想的期望。

在最后几句中,“台省登硕德,要荒窜诬毁”和“击寇岂无人,蕃将来黑齿”一段,诗人通过对古代贤君治国平乱的历史记忆,表达了对于当前社会动荡不安现状的不满和对于英雄豪杰能解决问题的期待。

而“破齐在不日,逆以诛正已”,则是在反思历史上一些王朝更替的情况,强调正确的治理之道。紧接着,“停观劳还役,杖杜颙采芑”一句,则是表达了对战争带来劳苦和破坏的反感,以及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末,“万邦遇有道,贫贱古人耻”,则是在强调只要国家走上正道,即使个人贫穷也不足为耻。最后,“文王来吕夷,汉祖致园绮”和“异时免沟坑,愿附织贝篚”两句,则是通过历史上的圣君和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表达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田园诗特有的宁静与恬淡,也透露出诗人对国家社会的关怀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送崔端公赴度支江陵院三韵

津亭风雪霁,㪷酒留征棹。

星传指湘江,瑶琴多楚调。

偏愁欲别处,黯黯颓阳照。

(0)

奉和张仆射朝天行

元侯重寄贞师律,三郡四封今静谧。

丹毂常思阙下来,紫泥忽自天中出。

军装喜气倍趋程,千骑鸣珂入凤城。

周王致理称申甫,今日贤臣见明主。

拜恩稽首纷无已,凝旒前席皇情喜。

逢时自是山出云,献可还同石投水。

昔岁褒衣梁甫吟,当时已有致君心。

专城一鼓妖氛静,拥旆十年天泽深。

日日披诚奉昌运,王人织路传清问。

仙酝尝分玉斝浓,御闲更辍金羁骏。

元正前殿朝君臣,一人负扆百福新。

宫悬綵仗俨然合,瑞气炉烟相与春。

万年枝上东风早,佩玉晨趋光景好。

涂山已见首诸侯,麟阁终当画元老。

温室沈沈漏刻移,退朝宾侣每相随。

雄词乐职波涛阔,旷度交欢云雾披。

自古全才贵文武,懦夫只解冠章甫。

见公抽匣百鍊光,试欲磨铅谅无助。

(0)

丙庚岁苦贫戏题

清朝起藜床,雪霜对枯篱。

家人来告予,今日无晨炊。

鹾醯一已整,薪炭固难期。

厚生彼何人,工拙各异宜。

间岁从使檄,亲宾苦川驰。

虽非悖而入□,与出□□常相随。

吴门与南亩,颇亦持镃基。

有时遇丰年,岁计犹不支。

颜渊谅贤人,陋巷能自怡。

中忆裴子野,泰然倾薄糜。

愧非古人心,戚戚愁朝饥□□。

近□古犹不及,太上那可希。

奈何时风扇,使我正性衰。

巧智竞忧劳,展转生浇漓。

吾观黄金印□,未□胜青松枝。

粗令有鱼菽,岂复求轻肥。

顾惭主家□□拙,甘使群下嗤。

如何致一杯,醉后无所知。

(0)

宿慧山寺·其一

古寺隐秋山,登攀度林樾。

悠然青莲界,此地尘境绝。

机闲任昼昏,虑澹知生灭。

微吹递遥泉,疏松对残月。

庭虚露华缀,池净荷香发。

心悟形未留,迟迟履归辙。

(0)

望中有怀

龙向洞中衔雨出,鸟从花里带香飞。

白云断处见明月,黄叶落时闻捣衣。

(0)

湖南春日二首·其二

三湘漂寓若流萍,万里湘乡隔洞庭。

羁客春来心欲碎,东风莫遣柳条青。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