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坚堂下出香泉,历历春声到耳边。
卷起白波滋舌本,养成黄气舞胎仙。
帝觞他日分涓滴,家酿今朝养圣贤。
饮罢铃绦应已制,汝阳乘此去朝天。
青坚堂下出香泉,历历春声到耳边。
卷起白波滋舌本,养成黄气舞胎仙。
帝觞他日分涓滴,家酿今朝养圣贤。
饮罢铃绦应已制,汝阳乘此去朝天。
这首诗《送酒与胡倅》是宋代诗人王质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酒的醇美与送酒之人的情谊。
首句“青坚堂下出香泉”,以“青坚堂”为背景,巧妙地引出了“香泉”的源头,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历历春声到耳边”,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仿佛能听到春天的声音,生动地描绘了春意盎然的景象。
“卷起白波滋舌本,养成黄气舞胎仙。”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酒的色泽与口感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酒液在口中翻滚,黄气缭绕,如同仙气般舞动,让人感受到酒的醇厚与美妙。
“帝觞他日分涓滴,家酿今朝养圣贤。”这里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将酒与帝王、圣贤相联系,表达了对酒的尊崇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酒的品质之高,能够滋养人心,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饮罢铃绦应已制,汝阳乘此去朝天。”最后两句,通过想象饮完酒后的情景,铃绦(古代官员出行时携带的物品)已经准备妥当,暗示了饮酒之人即将踏上重要旅程,前往朝廷,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酒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酒的特质,也蕴含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溪流转处两三家,落落疏林浅浅沙。
可是小春风物早,檐头一束杜鹃花。
不见道人久,天涯岁云除。
朝来食指动,忽接送米书。
念师折脚铛,五合未省馀。
虽无覆餗祸,尚有乞食逋。
云何怜孤客,日受饥火驱。
未曾贷监河,矧肯索胡奴。
谁言斗升意,矫矫超万夫。
嗟予事笔耕,轻弃南亩锄。
慁烦方外客,此计良已疏。
何时事粗了,归葺五亩居。
生涯寄绵竹,岂即非良图。
不为泉壤蚓,愿学江湖鱼。
新阁何隆隆,经营自兹岁。
其前山送青,其下竹交翠。
景物日夕佳,登临春秋异。
治中公事暇,领客共留憩。
四座欢相酬,寿主珍重意。
向来蓬瀛上,视此毋乃愧。
主称客意好,是事幸且置。
拄颊饱看山,朝来殊爽致。
闲官屋舍如幽栖,寒苦馀业偿盐齑。
忽闻鹊声作破竹,尺书入手谁所赍。
交游胜绝似公少,矫矫鸾凤依蒿藜。
青冥侧足在咫尺,谁使狡狯捐其梯。
秋风溪上共樽酒,摆落羁束忘畛畦。
红裳起舞意未足,缺月衔岭星河低。
只今跌宕走尘土,清梦往复无山溪。
新诗惊怪烂盈幅,笔力拗怒蟠虹霓。
遥知槃礴小窗底,得丧已著一理齐。
此生同困造物戏,未觉与世谁云泥。
虽无绝唱追白雪,赖有妙契如灵犀。
一笑从公岂无日,挽袖相属空玻璃。
不须俗物败真赏,但觅佳处同攀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