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泊行艖路偏赊。云影雁行斜。
数株疏柳,一痕残照,几点归鸦。
芦花两岸如飞雪,潮汐下寒沙。
水国西风,竹蓬夜月,人在天涯。
小泊行艖路偏赊。云影雁行斜。
数株疏柳,一痕残照,几点归鸦。
芦花两岸如飞雪,潮汐下寒沙。
水国西风,竹蓬夜月,人在天涯。
这首清代词人王贞仪的《眼儿媚·舟泊江浦道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水乡画面。"小泊行艖路偏赊",开篇即写出诗人乘船在偏远的小径上停泊,暗示旅途的孤独与行程的艰辛。"云影雁行斜",通过云影和雁阵的动态,寓言了时光的流转和旅途的行进。
接下来的"数株疏柳,一痕残照,几点归鸦",细致描绘了岸边的景致,稀疏的柳树、落日余晖的痕迹以及归巢的乌鸦,构成了一幅秋日傍晚的静谧景象,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芦花两岸如飞雪",运用比喻,将芦花比作飞雪,渲染出江边芦苇的洁白和秋风的萧瑟,进一步强化了孤寂之感。"潮汐下寒沙"则写出了水势的流动和季节的冷意,增添了空间的广阔感。
最后三句"水国西风,竹蓬夜月,人在天涯",以西风、竹篷和夜月为背景,勾勒出诗人身处异乡,独自面对夜晚的凄凉情境,表达了漂泊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行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清初文人士大夫的旅途心境。
客乡送客不胜愁,君尚驱驰我暂休。
好趁梅花登庾岭,直骑官马到罗浮。
盘游骨董还中吃,橄榄槟榔莫外求。
荒服近闻炎瘴息,公馀饱饭亦何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