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曾幻然作画并题》
《为曾幻然作画并题》全文
明 / 何转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湖上看山日共君,绀楼红树万重春。

年来渐少还乡梦,画里犹存望海人。

茅屋数间虚作想,石梁孤杖枉知津。

蓬瀛咫尺家何在,一度濡毫一怆神。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湖光山色与人间情思交织的画面。首句“湖上看山日共君”,以“看山”与“日”相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暖的氛围,仿佛诗人与自然、与友人共享着这份宁静与美好。接着,“绀楼红树万重春”一句,通过“绀楼”与“红树”的色彩对比,以及“万重春”的描绘,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繁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愉悦。

“年来渐少还乡梦,画里犹存望海人”两句,表达了诗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逐渐减少,但在心中那份对大海的向往却依然如故。这种情感的转变,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内心深处对自由与远方的渴望。

“茅屋数间虚作想,石梁孤杖枉知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想象着自己身处简陋的茅屋之中,面对着通往远方的石桥和孤独的行杖,却找不到前进的方向。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人生道路探索的象征,蕴含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最后,“蓬瀛咫尺家何在,一度濡毫一怆神”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蓬瀛,传说中的仙岛,此处借指理想中的家园。诗人感叹,虽然理想中的家园近在咫尺,但现实中的归宿却遥不可及。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也流露出对艺术创作中情感释放的深切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人生思考。

作者介绍

何转书
朝代:明

何转书,字书子,号乙上。香山(今中山市)人。明思宗崇祯诸生。日寅孙。长于史。著有《鹅湖草》。事见清何天衢《榄溪何氏诗徵》卷一。
猜你喜欢

鹧鸪天·其一棋姬

红袖乌丝罢写诗。翠娥银烛笑谭棋。

雁行布阵穿花垒,虎穴临冲拔绣旗。

烽火劫,羽书持。

东山樽俎卷淮淝,紫囊儿辈元能办,况有婵娟出六奇。

(0)

水调歌头·其十四答霍渭厓论学

漫顶伊川帽,徒扣紫阳关。

不见宫墙数仞,何处把身安。

着眼岐路差错,举步草茅梗塞,古道竟难还。

原无钻孔铁,空慕点颜丹。大音微,玄酒浊,太羹残。

只为多添注脚,翻使六经闲。

信口谈何容易,下手便成颠倒,都不疗饥寒。

蹄涔诧沧海,蚁垤笑丘山。

(0)

浪淘沙.山居十首·其九

风雪掩空斋。僵卧云偎。先春香吐水边梅。

茶煮竹炉煨骨拙,清溢吟怀。策蹇几人来。

山径幽哉。荆扉半月不曾开。

眼界一空心地寂,身在蓬莱。

(0)

金莲绕凤楼.景阳楼

一片蘼芜霜华紫,收拾尽、金铺瑶璀。

寒钟敲尽鸡鸣矣,倩谁呼、晓妆人起。

繁华总如梦耳,算南国、从来若此。

领军功业真无比,又消磨、玉儿花里。

(0)

念奴娇·其十五寄兄子冶湄,时以郡佐领县事

河桥冰泮,早匆匆又遇、传柑佳节。

惆怅阿咸官越峤,闲却竹林烟月。

五马风流,双凫仙舄,日判倥偬牒。

水犀战罢,江头烽火才歇。

闻道露冕春田,折腰公府,不废登临屧。

忆昔乌衣游侣散,管领湖山千叠。

寄我新词,为添清兴,永夕浮蕉叶。

倘询宦况,别来头鬓垂雪。

(0)

蝴蝶花树

流宕春光烂熳枝,翩翻似醉更疑痴。

家家一树锦蝴蝶,是梦是花人不知。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