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笃生作宰文昌》
《送王笃生作宰文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琼台气谊旧交多,廿载长思策杖过。

乞食事难羁曳履,宦游人喜得鸣珂。

天遥帆影风初暖,岛上琴声气更和。

况遇太平佳景运,好将德泽慰岩阿。

(0)
鉴赏

此诗《送王笃生作宰文昌》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描绘了对友人赴任的深情与祝福。首句“琼台气谊旧交多”点出深厚的友情基础,琼台象征友谊的纯洁与珍贵。接着“廿载长思策杖过”,表达了长久以来对友人足迹的思念,策杖过则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新旅程。

“乞食事难羁曳履,宦游人喜得鸣珂”两句,以“乞食”比喻生活艰辛,“羁曳履”形容行走艰难,而“宦游人喜得鸣珂”则展现了友人虽历经磨难,但最终能施展才华、获得成功时的喜悦。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凸显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天遥帆影风初暖,岛上琴声气更和”描绘了友人离别时的场景,天边的帆影在温暖的春风中显得格外宁静,岛上的琴声悠扬和谐,营造了一种既温馨又略带伤感的氛围。这不仅是对友人旅途的想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

最后,“况遇太平佳景运,好将德泽慰岩阿”表达了对友人在太平盛世下赴任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能够以自己的品德和智慧惠及百姓,让偏远之地也感受到温暖与关怀。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友人前程的祝福,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复和·其一

老师善言法,何者名为禅。

不复著言句,应当离事缘。

挹水何有用,攀云谁望天。

欲知證心要,为我示偏圆。

(0)

召邵彦瞻

青嶂叠叠西南驰,上下佛宫筋力疲。

一樽欲与鲁山醉,怅望车马来何迟。

(0)

次韵酬公夫二首·其二

海舶不来官事闲,朝云夕雨看西山。

强从委吏心虽易,欲避宵人势亦难。

卧探古书聊自适,醉攀庭柯幸怡颜。

因寻旧友清欢意,犹有榴裙数处斑。

(0)

顾浦观潮

放舟顾浦望江流,烟雨冥冥小麦秋。

长忆故园游观乐,不知此地有潮头。

(0)

登澧阳楼

眇眇江湘万里平,夕阳明处楚山横。

已知多病催生计,那为青春感客情。

牢落不如孤鹤羽,支离何慕古人名。

追怀年少区区意,还似西轩一梦惊。

(0)

江上词·其三

江之水兮东流,沿湍流兮望归舟。

舟来归兮何时,步芳洲兮濯足,陟南山兮采薇。

江风波兮日暮,望夫人兮未来。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