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猎霜风,濛濛晓雾。归来喜踏江南路。
千林翠幄半红黄,试看青女工夫做。
茅舍疏篱,竹边低户。谁家酒滴真珠露。
旋酤一盏破清寒,趁晴同过黄花渡。
猎猎霜风,濛濛晓雾。归来喜踏江南路。
千林翠幄半红黄,试看青女工夫做。
茅舍疏篱,竹边低户。谁家酒滴真珠露。
旋酤一盏破清寒,趁晴同过黄花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南风光图。开篇“猎猎霜风,濛濛晓雾”两句,生动地捕捉了清晨霜风中的氛围,以及细薄的晨雾笼罩着大地,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宁静的意境。紧接着“归来喜踏江南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江南美好景致的喜悦之情。
接下来的“千林翠幄半红黄,试看青女工夫做”,则是描绘秋天山林间枫叶变色的壮丽景象,以及农妇们在收获季节里忙碌的劳作场面。这里的“千林”指的是成片的森林,“翠幄”形容树木繁茂而如幕帐一般,“半红黄”则是秋叶变色的生动写照;“试看青女工夫做”,则透露出诗人对劳作农妇生活的关注与赞美。
以下两句“茅舍疏篱,竹边低户”,通过对茅屋和竹篱、低矮的茅屋门口的描绘,再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恬淡。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疏”、“低”字眼,以突出乡间住宅的简朴自然。
至于“谁家酒滴真珠露”,则是在写诗人在行走中发现某户人家酿制出的美酒,如同珍贵的珠露一般,流露出对这份平凡生活中的佳境的赞赏。而后面的“旋酤一盏破清寒”是说诗人品尝这份美酒,感受到它温暖而不失清醇,驱散了秋天的凉意。
最后,“趁晴同过黄花渡”,则是在描绘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与某些人共同经历过那座充满着金黄色花朵的小桥(黄花渡)。这里的“趁”字表明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珍惜,以及与他人共享这份美好瞬间的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致、劳作生活和平凡美好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