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名万里马将军,白首丹心天下闻。
辽水旌旗余杀气,泰山松柏已高坟。
条侯自靖军中变,窦宪曾铭塞外勋。
独倚凌烟思将略,暮天征雁下寒云。
威名万里马将军,白首丹心天下闻。
辽水旌旗余杀气,泰山松柏已高坟。
条侯自靖军中变,窦宪曾铭塞外勋。
独倚凌烟思将略,暮天征雁下寒云。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尹耕的《秋兴八首(其七)》,主要描绘了一位名叫马将军的英雄人物形象。首句“威名万里马将军”直接赞美了马将军的赫赫战功和威望,远播万里。第二句“白首丹心天下闻”则强调了他的忠诚与坚韧,即使年老,其赤诚之心仍为世人所知。
接下来,“辽水旌旗余杀气”通过辽水边飘扬的旗帜残留的杀伐之气,展现了马将军曾经的战场英勇。而“泰山松柏已高坟”则以泰山松柏象征马将军的不朽,暗示他已经长眠地下,但英名永存。
“条侯自靖军中变”提及的是汉代名将周亚夫,他曾以条侯封号平定军中的动乱,这里借指马将军也有类似的能力和功绩。“窦宪曾铭塞外勋”则提到另一位功臣窦宪,他在边塞立下赫赫战功,此处用来衬托马将军的非凡成就。
最后两句“独倚凌烟思将略,暮天征雁下寒云”,诗人想象马将军在凌烟阁(古代表彰功臣的建筑)前独立沉思,望着天空中南飞的大雁,表达了对这位英雄的深深怀念和对其卓越军事才能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歌颂英勇将领马将军的挽歌,通过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展现了马将军的威望、忠诚和智勇。
阶亭午景负槐阴,空斋初罢戏五禽。
沔州太守致音问,启读乃有归来吟。
先生抱道肯乞怜,凛凛有面方如田。
何能为此五斗粟,折腰乡里小儿前。
顾视铜章等涕吐,赋归唾词如涌泉。
龙眠居士叹豪逸,想像明窗戏拈笔。
翕忽英姿来笔下,如恐超起将羽化。
吁嗟能事讵可畴,一见公诗如见画。
惜哉道远莫可致,强欲赓酬抽鄙思。
韵绝难追神易倦,使我空然汗颜面。
他日从公会借观,锦囊捧出春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