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湖口橹声催,已见名园径尽开。
对月客心长水满,观涛诗兴广陵回。
曾于牧伯承清荫,自作樵夫信不才。
丝竹东山樽北海,岂期簦笠一趋陪。
鸳鸯湖口橹声催,已见名园径尽开。
对月客心长水满,观涛诗兴广陵回。
曾于牧伯承清荫,自作樵夫信不才。
丝竹东山樽北海,岂期簦笠一趋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曹秋岳侍郎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范与情怀。
首联“鸳鸯湖口橹声催,已见名园径尽开”,以鸳鸯湖口的橹声为引,点出拜访地点的宁静与雅致,随后“名园径尽开”则暗示了主人的热情与待客之周到。
颔联“对月客心长水满,观涛诗兴广陵回”,通过“对月”、“观涛”这样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激荡,以及由此激发的创作灵感,仿佛置身于广陵的诗酒风流之中。
颈联“曾于牧伯承清荫,自作樵夫信不才”,透露出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谦逊态度,同时又暗含着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感慨,表达了一种虽不才但依然愿意接受教诲的谦卑。
尾联“丝竹东山樽北海,岂期簦笠一趋陪”,以“丝竹”、“东山”、“樽北海”等词汇,展现了文人聚会的高雅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参与这样盛会的意外惊喜与荣幸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对文人雅集的向往,也体现了其谦逊自处、渴望学习的精神风貌,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青青河边柳,菀菀陌上桑。
临风似相向,道阻意以长。
流莺飞上杨,归雉回东墙。
翩翩曳文裾,水中双鸳鸯。
此为胶舆漆,彼独参与商。
乾坤浩无垠,大化何茫茫。
鸢飞与鱼跃,各以适其常。
鸿鹄沧溟栖,以俟风云将。
黄山秀拔青冥中,天都之峰何穹窿。
高居特室群真集,玉佩珊珊度碧空。
嶙峋直上三千丈,星辰可蹑日可望。
风落钧天帝畤前,瀑飞积雪神皋上。
名山雄镇胡为哉,明牧应求济世才。
华阴京兆徵恢出,石室成都待朕开。
济阳高君岂其胤,麟符作守新安郡。
五马纡临紫气遥,尺书召入甘泉近。
君不见容成氏浮丘公,行随绛节轩辕宫。
圣主明堂朝列辟,岂劳旌驭过崆峒。
羡乎元族,厥裔彭徐。膺灵启业,秉玺神书。
传符永代,独擅邦除。先根氓主,末叶斯□。
可伤黔□,□愧皇墟。古今乃异,盈长空无。
瑞□上纪,凡挟嚣愚。昔食九土,昔食九士。
令□□□,所莅唯守。
所宰唯令,五等相仍,无期九命。
钦咨散骑,水洁璆辉。州里崇仁,朝敦君子。
德俦菹溺,行侪□李。文秀长卿,武该樊杞。
献秩孔臧,林茅悊士。天禄阡沦,归□窀里。
岁月久长,靡言回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