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酥滴滴缀斜枝,想见香心未吐时。
但有仙人殷七七,从教横笛月中吹。
琼酥滴滴缀斜枝,想见香心未吐时。
但有仙人殷七七,从教横笛月中吹。
这首诗《梅(其二)》由宋代诗人谢逸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独特魅力。
首句“琼酥滴滴缀斜枝”,以“琼酥”形容梅花花瓣的晶莹剔透,如同美玉一般,点缀在倾斜的枝条上,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梅花的娇美姿态。接着,“想见香心未吐时”,诗人运用想象,描绘了梅花在尚未完全绽放时,香气已经弥漫四周的情景,表现了梅花的幽香与神秘。
后两句“但有仙人殷七七,从教横笛月中吹”,则将梅花与传说中的仙人殷七七联系起来,赋予梅花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诗人想象着在月光下,仙人手持横笛,悠扬的笛声与梅花的香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意境。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想象力,也使得梅花的形象更加丰满和富有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高洁,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滨江延层青,气象屹汝独。
鼓锐攀松藤,螺盘入云族。
天清叫孤鸿,山虚响群木。
双高罗寒襟,三折尽远目。
秋空标识孤,一峰类釜覆。
崎嵚上上头,恨不栖丛竹。
缘郛行如蚁,细径断来躅。
唯闻隔谷樵,丁丁动岩轴。
山行不知疲,苍翠列万变。
芙蓉插空青,应接耳目眩。
云窦窈以深,幽花烂且绚。
屡造灵异区,还思隐沦彦。
巍巍三生石,兀突眼中见。
遗事缅泽公,夙缘洵堪羡。
扪萝一长啸,千峰虚籁遍。
兄弟情如何,昔闻田氏子。
堂前紫荆树,菀枯系忧喜。
人同树欣欣,树为人旎旎。
人情有断绝,树亦从兹已。
感此欢如初,复使成连理。
草木天地心,终古宜不死。
我行过柏榔,蓦见紫荆里。
高榜揭当途,意在风万纪。
如今参商满天地,争说庭前荆亦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