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寿东朝祝南极,承欢北塞拟西池。
以天下养乐莫大,值秋月佳景更奇。
动桂浮兰彼徒尔,庆霄绮节此为宜。
由来家法贻千祀,松鹤延龄昔有诗。
献寿东朝祝南极,承欢北塞拟西池。
以天下养乐莫大,值秋月佳景更奇。
动桂浮兰彼徒尔,庆霄绮节此为宜。
由来家法贻千祀,松鹤延龄昔有诗。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佳节,宫廷中为皇太后举办的宴会场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华美的辞藻,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祥和。
首先,“献寿东朝祝南极,承欢北塞拟西池。”这两句开篇即点明主题,通过“献寿”、“祝南极”等词,表达了对皇太后的尊敬与祝福。同时,将宴会的地点与古代帝王的行宫相比较,暗示了宴会的盛大与尊贵。
接着,“以天下养乐莫大,值秋月佳景更奇。”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宴会的欢乐氛围以及中秋佳节的独特魅力。诗人巧妙地将“天下养乐”与“秋月佳景”结合,既体现了皇家的奢华享受,也突出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活动的和谐统一。
“动桂浮兰彼徒尔,庆霄绮节此为宜。”这两句运用了“动桂浮兰”的典故,象征着宴会中的美好与高雅。而“庆霄绮节”则直接点明了庆祝的场合与气氛,表达了对皇太后的祝福与敬意。
最后,“由来家法贻千祀,松鹤延龄昔有诗。”这两句总结了宴会的意义与传统,通过“家法”、“千祀”等词语,强调了家族传承与长寿的美好愿望。引用“松鹤延龄”的诗句,更是寓意深远,寄托了对皇太后长寿安康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清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礼仪,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好的情感寄托,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转眼素秋时序,漫歌子夜,催动清商。
雨过虹残天际,淡月昏黄。
扑流萤、轻罗小扇,啼络纬、金井银床。水云乡。
翠荷擎盖,犹护鸳鸯。新尝。
相思况味,渡江桃叶,入梦高唐。
楚客归来,簟纹如水夜初长。
报瑶札、雁程不到,记钿盟、凤纸收将。九回肠。
画屏无睡,百感茫茫。
垂杨旧巷陌。醉拂长条曾送客。残梦欲寻未得。
但人面去年,灯花今夕。金衣自惜。
照酒卮、襟泪犹湿。东篱下、一丛晚菊,隐约酿寒色。
萧瑟。暮年词笔。冷眼看、长安似弈。登高谁赋故国。
尺锦书迟,古镜尘积。数声风外笛。
正万里、蟾光弄白。苍葭老、丹枫如画,去棹水云隔。
寥廓此天地,目送夕阳迟。
玉龙哀怨吹彻,杨柳又丝丝。
几尺淞波新涨,十载吴宫残梦,依约白云飞。
执手两无语,帘外鹧鸪啼。星辰夜,山河影,为谁悲。
隔年乳燕,门巷犹自认乌衣。
歧路天涯愁满,别泪花间弹尽,难得醉中归。
出海云霞曙,盈耳早春词。
又吹尽、西风璱璱。悄倚危阑,怕临流水。
散了萍花,隔江烟霭渺离思。
马嘶病驿,听四面、角声起。
鬓已不成丝,怎禁得、飘零如此。弹指。
望高楼不见,只见暮雅归矣。
哀蝉落叶,问谁慰、那人憔悴。
怨玉笛、瘦减蛾颦,定不似、旧时眉翠。
记絮冷关河,万点齐销鹃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