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旧巷陌。醉拂长条曾送客。残梦欲寻未得。
但人面去年,灯花今夕。金衣自惜。
照酒卮、襟泪犹湿。东篱下、一丛晚菊,隐约酿寒色。
萧瑟。暮年词笔。冷眼看、长安似弈。登高谁赋故国。
尺锦书迟,古镜尘积。数声风外笛。
正万里、蟾光弄白。苍葭老、丹枫如画,去棹水云隔。
垂杨旧巷陌。醉拂长条曾送客。残梦欲寻未得。
但人面去年,灯花今夕。金衣自惜。
照酒卮、襟泪犹湿。东篱下、一丛晚菊,隐约酿寒色。
萧瑟。暮年词笔。冷眼看、长安似弈。登高谁赋故国。
尺锦书迟,古镜尘积。数声风外笛。
正万里、蟾光弄白。苍葭老、丹枫如画,去棹水云隔。
这首《霓裳中序第一》是清代词人陈匪石的作品,词中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旧巷陌边垂柳依依,送别离人,回忆往昔的凄美画面。
开篇“垂杨旧巷陌”,以垂柳象征离别与回忆,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醉拂长条曾送客”一句,通过主人公在垂柳下饮酒送别的情景,展现了离别的不舍与深情。“残梦欲寻未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无法找回的遗憾。“但人面去年,灯花今夕”,对比去年与今夕,人面依旧,而环境已变,流露出时光易逝的感慨。
接着,“金衣自惜”一句,以金衣(可能指蝉)自怜的形象,比喻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照酒卮、襟泪犹湿”,酒杯映照着泪水,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因回忆而落泪的情景。“东篱下、一丛晚菊,隐约酿寒色”,菊花在秋风中摇曳,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衰败。“萧瑟”二字,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心境的悲凉。
“暮年词笔”点明词人的年龄与创作状态,暗示其作品中蕴含的岁月沧桑。“冷眼看、长安似弈”,以冷眼审视长安,比喻世事如棋局,充满了无奈与悲哀。“登高谁赋故国”,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怀念之情。“尺锦书迟,古镜尘积”,通过书信与古镜的描写,反映了通信不便与时间流逝的现实。“数声风外笛”,笛声在风中飘荡,增添了词作的哀愁与凄美。“正万里、蟾光弄白”,月亮在万里之外,发出银白色的光芒,营造出一种孤寂而静谧的意境。“苍葭老、丹枫如画,去棹水云隔”,芦苇苍老,枫叶如画,船只远去,云雾缭绕,描绘出一幅壮丽而遥远的画面。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过往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离别与变迁的感慨,也有对故乡与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