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霓裳中序第一》
《霓裳中序第一》全文
清 / 陈匪石   形式: 词  词牌: 霓裳中序第一

垂杨旧巷陌。醉拂长条曾送客。残梦欲寻未得。

但人面去年,灯花今夕。金衣自惜。

照酒卮、襟泪犹湿。东篱下、一丛晚菊,隐约酿寒色。

萧瑟。暮年词笔。冷眼看、长安似弈。登高谁赋故国。

尺锦书迟,古镜尘积。数声风外笛。

正万里、蟾光弄白。苍葭老、丹枫如画,去棹水云隔。

(0)
鉴赏

这首《霓裳中序第一》是清代词人陈匪石的作品,词中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旧巷陌边垂柳依依,送别离人,回忆往昔的凄美画面。

开篇“垂杨旧巷陌”,以垂柳象征离别与回忆,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醉拂长条曾送客”一句,通过主人公在垂柳下饮酒送别的情景,展现了离别的不舍与深情。“残梦欲寻未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无法找回的遗憾。“但人面去年,灯花今夕”,对比去年与今夕,人面依旧,而环境已变,流露出时光易逝的感慨。

接着,“金衣自惜”一句,以金衣(可能指蝉)自怜的形象,比喻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照酒卮、襟泪犹湿”,酒杯映照着泪水,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因回忆而落泪的情景。“东篱下、一丛晚菊,隐约酿寒色”,菊花在秋风中摇曳,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衰败。“萧瑟”二字,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心境的悲凉。

“暮年词笔”点明词人的年龄与创作状态,暗示其作品中蕴含的岁月沧桑。“冷眼看、长安似弈”,以冷眼审视长安,比喻世事如棋局,充满了无奈与悲哀。“登高谁赋故国”,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怀念之情。“尺锦书迟,古镜尘积”,通过书信与古镜的描写,反映了通信不便与时间流逝的现实。“数声风外笛”,笛声在风中飘荡,增添了词作的哀愁与凄美。“正万里、蟾光弄白”,月亮在万里之外,发出银白色的光芒,营造出一种孤寂而静谧的意境。“苍葭老、丹枫如画,去棹水云隔”,芦苇苍老,枫叶如画,船只远去,云雾缭绕,描绘出一幅壮丽而遥远的画面。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过往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离别与变迁的感慨,也有对故乡与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领悟。

作者介绍

陈匪石
朝代:清

陈匪石(1883-1959) 原名世宜,号小树,又号倦鹤。江宁人。早年就读尊经书院,曾随张次珊学词。入同盟会。又随朱祖谋研究词学,并入南社,编《七襄》刊物。据传译有《最后一课》(郑逸梅《南社丛谈》)。历任上海各报记者、中国大学、华北大学、中央大学教授,1952年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纂。著有《旧时月色斋诗》、《倦鹤近体乐府》、《宋词举》、《声执》。
猜你喜欢

淮安望炀帝行宫

江淮一望意悠然,水绕隋宫落雁前。

宝应野云生古渡,广陵寒树接荒烟。

寝园碧草馀春在,辇道飞花返照悬。

回首帝城歌舞地,垂杨空拂钓鱼船。

(0)

小金山

十载驱驰念远游,挂帆一日过灵洲。

萧萧烟树青山暮,逐逐凫鸥碧岸秋。

傲世功名怜彩笔,逢人意气动吴钩。

振衣独上高台望,海色天风散客愁。

(0)

去妇辞

东邻新去妇,揽镜不成欢。

岂不事婉娈,为妇良独难。

出门莫频顾,归即来时路。

但得新人貌如花,织锦裁成五色霞,夜长飞梦来君家。

(0)

怀顾给谏惟睿

紫禁黄扉一近臣,归来休沐倏经春。

斗间曾识丰城剑,眼底宁知汉闼薪。

回首尔应依日月,逢人吾自任风尘。

青尊忽忆新秋醉,夜夜相思入梦频。

(0)

留别马水部德徵

扁舟落日下任城,仙署过从玉树明。

喜有尊罍如北海,更多词赋似南京。

衰迟未少登临兴,握别难忘缱绻情。

去去河桥重回首,愁看中夜斗牛横。

(0)

道中夜泛怀张幼于

词客趋吴会,轻舟泛月行。

流云无驻采,鸣籁有希声。

缥缈风尘色,逍遥海岳情。

恍然怀逸侣,欲结五湖盟。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