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亭怨四首·其三》
《长亭怨四首·其三》全文
清 / 蒋敦复   形式: 词  词牌: 长亭怨慢

又吹尽、西风璱璱。悄倚危阑,怕临流水。

散了萍花,隔江烟霭渺离思。

马嘶病驿,听四面、角声起。

鬓已不成丝,怎禁得、飘零如此。弹指。

望高楼不见,只见暮雅归矣。

哀蝉落叶,问谁慰、那人憔悴。

怨玉笛、瘦减蛾颦,定不似、旧时眉翠。

记絮冷关河,万点齐销鹃泪。

(0)
鉴赏

这首《长亭怨》(其三)由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西风凛冽,落叶飘零的画面,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孤独感。

开篇“又吹尽、西风璱璱”,以西风的吹拂,暗示季节的更替,引出离别的氛围。“悄倚危阑,怕临流水”两句,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展现了主人公在高处凭栏远眺,内心充满恐惧与不安,不愿面对流水,似乎是对过往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散了萍花,隔江烟霭渺离思”一句,以“萍花”的散落比喻离散的情感,而“隔江烟霭”则营造出一种朦胧、遥远的意境,象征着主人公与所思念之人之间的距离与阻隔,离思之情如烟雾般弥漫,难以言表。

“马嘶病驿,听四面、角声起”描绘了驿站中马匹的嘶鸣与四周角声的响起,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不仅渲染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鬓已不成丝,怎禁得、飘零如此”表达了主人公年华老去,生活动荡,无法承受这种飘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弹指。望高楼不见,只见暮雅归矣”中的“弹指”一词,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短暂与流逝之快,而“高楼不见”与“暮雅归矣”则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与所思念之人之间的距离与分离,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哀蝉落叶,问谁慰、那人憔悴”通过哀蝉的鸣叫与落叶的飘零,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与关怀,以及对对方憔悴状态的担忧。

“怨玉笛、瘦减蛾颦,定不似、旧时眉翠”以玉笛的声音与女子的蛾眉为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不满,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记絮冷关河,万点齐销鹃泪”以“絮冷关河”象征环境的寒冷与荒凉,而“万点齐销鹃泪”则以杜鹃鸟的啼鸣,象征着无尽的悲伤与哀愁,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哀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与孤独感的场景,深刻地反映了主人公在深秋时节,面对离别与漂泊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

作者介绍

蒋敦复
朝代:清

(1808—1867)清江苏宝山人,原名尔锷,字纯甫,号剑人。诸生。少时一度出家为僧,名铁岸,一称妙尘。曾以策干杨秀清,后又作诗献曾国藩。识英语。后在上海为人佣书。有《啸古堂集》等。
猜你喜欢

渔人借问去何处,白酒香甜紫蟹肥。

(0)

句·其三

半天开佛阁,平地见人家。

(0)

诗四首·其四

马足知人意,骎骎不少留。

路回山斗转,沙漫水平流。

雪底青春动,林梢赤气浮。

故园花发早,待得到家否。

(0)

和阎寺丞海云寺

春日金田驩且哗,始因民俗好纷奢。

管弦齐奏喧闻野,莺燕高飞不在花。

雕槛凭时见城郭,回廊行处有烟霞。

方塘灵石从来信,不独当年太守誇。

(0)

观音岩

石龙一滴水涓涓,大士岩溪峭壁间。

我道音闻无不是,何须曾入宝陀山。

(0)

送僧得赐经还永嘉

志愿未如终未回,十年京洛走风埃。

珍函宝藏五千轴,一日降从天上来。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